只不過沒關系,因為很快一聲更沙啞的聲音在大帳內響起。
“將軍所言極是。
潼關乃長安屏障,更是來日我軍東出的基地,必須要盡快收復。”
附和馬超的乃是張嶷。
之前糜旸曾派姜維與張嶷率軍兩萬前來支援馬超,而糜旸有這個舉動,為的就是拿下潼關。
聽完馬超與張嶷的話后,帳內諸位漢將的臉上紛紛浮現沉思之色。
五丈原之戰后馬超就曾奉糜旸之令,率上萬輕騎軍先行來到潼關外,想著阻擊許褚的軍隊。
那場阻擊戰是成功了的。
畢竟許褚出發時他得到的消息是,漢軍主力還在五丈原與曹真對峙。
只是那一場阻擊戰,雖讓許褚損失了不少人馬,但由于許褚的悍勇作戰,加上許褚軍中有高人相助,才讓馬超未能順利全殲許褚所部。
那一戰之后,損失頗重的許褚就率軍退避潼關外的險要之地據守。
而馬超在后來的日子里,雖一直很想殲滅許褚所部,但一開始馬超麾下只有輕騎軍,通常情況下輕騎軍是沒有辦法打攻堅戰的。
盡管后來姜維與張嶷帶來了兩萬步軍,可那時許褚也已經構筑好堅固的營壘。
在堅固營壘的防護下,哪怕有著大量生力軍的加入,一時之間馬超還是一直未能攻入魏營中。
這段時日以來,漢軍與魏軍整體上保持著拉鋸的態勢。
許褚的存在如一根刺一般卡在馬超的喉嚨,讓馬超想去攻打潼關而不能。
馬超覺得要想攻打潼關,就要先消滅許褚統率的魏軍。
可接下來姜維的話,卻打破了馬超的這個想法。
“以當下情勢而言,我軍無須將注意力放在許褚身上,應盡快率軍奇襲潼關。”
姜維的話成功引起了帳內諸將的注意。
馬超知道姜維是很得糜旸看重的,因此在姜維發言后,他用鼓勵的眼神示意姜維繼續說下去。
在馬超的眼神鼓勵下,姜維站起身對著帳內的諸將繼續說道
“之前我軍之所以無法繞開許褚所部,概因那時長安還在賊軍手中。
我軍一旦繞開許褚所部直往潼關,一來我軍后路會有危險,二來長安城也會因援軍到來而士氣大增,不利于大將軍作戰。
但當下長安已經被大將軍成功收復,時勢變化,我軍的戰術自然應當有相應的變化。
在長安收復的局勢下,我軍的后路是無須擔憂的,許褚不可能冒著會被兩面夾擊的風險,率軍前去擾亂我軍后路。
既然后路無憂,那么我軍就應當斷則斷,率軍奇襲潼關。”
“眼下長安收復的消息,想來還未傳至潼關。
若我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至潼關,攻其不備之下,未必沒有可能一舉拿下潼關。
縱算我軍無法順利潼關,可當許褚得知我軍奇襲潼關的舉動后,到時候就是他該擔心后路有失了。
我料許褚一定會棄營不顧,率軍回潼關。”
“與敵野戰,最佳的策略就是要讓敵軍按我們的設想去調動。
知彼之必行,再攻彼之薄弱,何戰不能勝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