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無法在必經之路阻擊,那就在魏軍的必歸之地阻擊
而兩相圍堵之下,許褚最后還能有生路
除非他不是虎侯,而是鳥侯
當姜維所部漢軍,急速朝著潼關前進后,若從天空俯瞰關渭大地的話就會發現,眼下在距離潼關外的關渭大地上,正有著三支一同朝著潼關進發的軍隊。
離潼關最近的軍隊是姜維那一支,離潼關最遠的那支軍隊則是馬超統率的精騎。
而被兩支漢軍夾在中間,猶如夾心餅干的正是許褚統率的魏軍。
許褚一邊率軍朝著潼關趕去,一邊回想著不久前看到的滿地輜重。
許褚的臉色很是沉重。
從輜重上的旗幟來看,許褚不難分辨出那些輜重是屬于漢軍的。
而許褚在之前也知道,早在他棄營之前,就有一支漢軍正朝著潼關進發。
但之前不管是許褚還是蔣濟,他們都未曾對那支漢軍太過在意大量輜重隨軍,行軍速度緩慢,又有何慮呢
可在知道那支漢軍拋棄輜重的舉動后,許褚的臉色就一直很是沉重。
縱使許褚看不出那支漢軍的意圖,蔣濟又豈會看不出呢
只是悲哀的是,眼下就算看出來那支漢軍的意圖,許褚也只能率領著剩下的魏軍繼續朝著潼關進發。
正如姜維所想的那般,潼關是許褚的歸路。
作為一只正在被追捕的猛獸,哪怕他知道自己的歸路有危險,又怎么可能會轉變方向呢
況且當下他也沒其他方向可以轉變了。
許褚現在只能寄希望于待他趕到潼關后,能借助著潼關守軍的幫助,一起前后夾擊將那支漢軍迅速擊潰。
在經過將近兩日的急速行軍后,騎在馬上的許褚終于隱隱可見潼關那雄偉的輪廓。
而隨著繼續前行,不止許褚看到了,就連他身后的魏軍也漸漸看到了潼關。
在看見屹立于崇山峻嶺之間,險峻異常的潼關后,有的魏軍不禁開始歡呼起來。
過去的兩日中,許褚為了激勵士氣,一直向魏軍灌輸著他們回到潼關就安全的觀念。
兩日來的不斷灌輸,早就讓這個觀念深入到每位魏軍的心中。
眼下潼關在他們眼中不單單是一座關隘,而是他們生的希望呀
只是這種興奮還未持續多久,隨著數千魏軍越過一處高坡,眼中陡然出現的一幕卻讓許多魏軍感到震驚起來。
在高坡之下,潼關之外,有一支數千人的漢軍在一名年輕小將的帶領下,正靜靜地列好陣型等待著他們。
盡管那支漢軍沒有修筑好營壘,但從漢軍嚴整有序的陣型足可以看出,這數千漢軍都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精兵。
而他們當下能擊潰眼前的這支漢軍嗎
許多魏軍的心中不由得浮現起這個疑問。
在從潼關出發之時,他們也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精兵。
可在經歷過被馬超伏擊的戰役后,他們的能戰之兵僅剩一半左右。
除去這點之外,軍心上的萎靡才是他們眼下對漢軍懼怕的根由。
勝敗乃兵家常事。
只是自己的主將卻會做出拋棄傷員的事,正所謂兔死狐悲,那一日許褚的狠辣早就讓跟隨他的魏軍心有余悸。
心有余悸之下,又有幾人會真心為許褚效死呢
有不少魏軍在看到早已經列陣好的漢軍之后,腳步不免變得退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