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姜維的身形雖因為這次相撞而后仰,可他的身軀卻依然挺立在馬鞍之上。
許褚見自己兩次猛烈的攻擊,都未能將姜維擊落馬下,這讓他的心中浮現起怒氣。
他征戰數十年來,除去那幾名不世出的武將之外,天下間很少有人能在他連續兩次的猛攻下安然無恙。
可眼前的這名小將,竟然做到了一點。
斗戰不是比試,這樣的生死之爭除去旗鼓相當外,往往就是要短時間內盡快解決戰斗好節約體力。
這一刻許褚心中對姜維的重視程度,又再次上升了一個檔次。
眼前這人是個人才。
而對于漢軍中的人才,許褚一向是必殺的。
對姜維懷抱必殺之心的許褚,很快再次拍馬上前與姜維纏斗起來。
既然不能一擊必殺姜維,那就采取纏斗的方式,在纏斗中尋找姜維的破綻將他斬殺
當許褚改變戰術后,姜維受到的壓力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方才他之所以能連續擋住許褚兩次重擊,除去他本身的氣力非凡之外,還因為他相比于許褚年輕太多了。
年紀上的優勢,讓姜維的身體機能處于巔峰的狀態。
相反許褚卻并非如此。
但這種優勢在許褚采取纏斗的方式后,卻會漸漸蕩然無存。
對于許褚這樣的虎將來說,纏斗不是比拼誰的氣力更持久,而是是戰斗意識的比拼。
而姜維的戰斗意識,肯定是沒有許褚強的。
由于戰斗意識的差距,許褚與姜維兩者刀槍相交十數回合后,姜維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一開始時他還能與許褚斗個旗鼓相當,但現在漸漸地在許褚嚴密的攻勢之下,他只有苦苦防守。
姜維知道若大戰上百回合,那么許褚身體中的氣力,肯定會比他先耗盡。
可以當下的情勢來說,他根本無法在許褚手下堅持上百回合。
最多再數十回合而已。
而更讓姜維感到擔憂的是,他在交戰中身形轉換之際,看到了潼關上的魏軍大致已然集結完畢。
或許用不了多久,潼關內的魏軍就會沖出來夾擊他的軍隊。
眼下在他拖住許褚之后,漢軍借助著人數的優勢,在與魏軍對戰中是占據著優勢的。
可一旦潼關內的魏軍沖出來,那么戰場形勢頃刻間會發生逆轉。
就在姜維為這點擔憂的時候,許褚又何嘗注意不到潼關上的動靜呢
而相比于姜維,許褚當下的心情自然就是歡喜的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終于看到生的希望了。
只要潼關內的同袍能出來,那么當下天下間還有誰能阻止他活著回到大魏
還有誰
心中的歡喜讓許褚手上的攻勢愈發凌厲,而潼關上的動靜亦讓苦苦作戰的魏軍,用盡全力維持著陣型。
可就在許褚及一眾魏軍滿心歡喜,又交戰了一段時候后,潼關的城門卻一直未打開。
而潼關上的動靜,也漸漸地平息了下來。
這一點異常,讓許褚心中的歡喜迅速又轉變了憤怒。
都這么久了,夏侯霸怎么還不出來
許褚可是知道潼關內的魏軍只有數千的。
而集結數千魏軍,需要這么久的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