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先喊出了一句“馬超來了”。
只是源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這聲驚呼響起之后,一聲又一聲的驚呼開始在魏軍陣列中響起來。
而隨著驚呼聲傳遍魏軍的陣列,魏軍的軍心瀕臨潰散。
他們一路上不眠不休的急行軍,為的是什么
為的不就是躲開馬超的追殺嗎
但現在回家的路就在眼前,明明差一步就可以回到安全的環境中,背后的殺神卻追殺而至。
這種情況,試問何人會不感到崩潰。
眼前的潼關代表著生,背后的馬超代表著死,眼下一眾魏軍卻恰恰被夾在這生死之間痛苦掙扎著。
這樣的折磨,沒有人能夠忍受著。
許多陣后的魏軍不再繼續上前與漢軍對戰,他們反而丟下手中的武器朝著潼關的城門跑去。
一邊跑一邊哭喊聲“快開門呀”
“你們難道要見死不救嗎”
“許將軍的死活,你們豈能不顧”
或催促,或質問,或威脅,什么樣的話語都有。
到了這一刻,什么上下尊卑,什么秋后算賬,這些考慮都不在魏軍的腦中。
他們眼下只想盡可能地逃離身后的漢軍。
眾多魏軍如被狼群驅趕的綿羊一般,發出著陣陣哭喊乞求著城墻上的同袍開門。
只是這有什么用呢
城下的魏軍是可憐,城上的魏軍心中也有不忍之色。
但夏侯霸的冷酷命令音猶在耳。
再不忍,城上的魏軍也不可能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他們。
而見自己的哭喊不能引起那扇高大的城門開啟后,奔跑至潼關城下的魏軍又折返回來。
他們的折返并非是為了繼續與漢軍對抗,他們是將最后的希望放在了許褚的身上。
眾多魏軍跪在許褚的身前,乞求著許褚下達將令讓城內的魏軍開門。
只是這樣的乞求,是不會有用的。
當魏軍的陣列崩潰之后,許褚已然及時地從與姜維的對戰中抽身出來。
抽身出來的許褚,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而還在頑抗的魏軍,大多是許褚的族人,他們也在人數的劣勢下,一個個倒在漢軍的兵刃之下。
望著一個個族人的慘死,再看著朝著他跪下的上千魏軍,許褚突然之間好似明白了什么。
原來夏侯霸不是要故意見死不救,而是不想冒著失去潼關的危險救他呀
夏侯霸的舉動,算得上錯嗎
從許褚的角度來說,自然是不算的。
因為當下若說夏侯霸的舉動是錯的話,那么他前兩日拋棄傷員的舉動呢
不都是一樣的打著冠冕堂皇的以大局為重的理由,而做出的“無奈之舉”嗎
前日的他,就如今日的夏侯霸。
想到此,許褚的臉上不由得露出幾分慘然的笑容。
世事真是奇妙,誰能想到前日還是執刀者的他,今日卻成為了任人宰割的案上魚肉呢。
在眾多魏軍下跪乞求許褚救他們一命的時候,姜維一方面指揮手下的漢軍繼續圍殺那些還在負隅頑抗的魏軍,一方面將目光望向了剛剛停住馬蹄的馬超。
隨著馬超的停下,他身后的近萬漢軍精騎也漸漸勒停了胯下的戰馬。
當近萬漢軍精騎都停下后,原本環繞在他們周圍的煙塵,也在寒風的吹拂之下漸漸煙消云散。
煙塵散盡之時,近萬漢軍精騎的全部面目才展現在城下與城下魏軍的眼中。
近萬匹高大戰馬昂首嘶鳴,氣勢駭人。
而戰馬上的近萬名漢軍精騎皆持槍冷視,更讓一眾魏軍心中的恐懼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