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眾臣的臣服姿態,曹叡心中卻并無半分欣喜。
他知道哪怕他現在可以繼位稱帝,但他的皇位并不安穩。
以一聲“平身”喚起眾臣后,曹叡便將曹丕死前的囑托,有選擇地告知給眾臣。
那些囑托中最主要的便是秘不發喪及盡快遷都這兩點。
當得知曹叡所說的是曹丕的遺命后,加上這兩點有利于穩定當下的局勢,故而眾臣都未表達出異議。
見眾臣都無異議,曹叡當下就為在場的眾臣一一布置起任務來。
聽著曹叡口中發出的一道道詔令,眾臣心中無不對曹叡感到佩服起來。
曹丕剛剛離世,曹叡定然處于巨大的悲痛中,加上當下的局勢對大魏來說,足可稱得上危急。
可哪怕有著這兩方面的影響,曹叡的布置卻依舊顯得有條不紊,鎮定自若。
這樣的表現眾臣自問,放在他們自己身上都未必能做到。
但曹叡卻可以。
曹叡的表現讓眾臣在心中對他升起了贊嘆之情,亦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眾臣的情緒。
不知道過了多久,曹叡終于將他的安排一一布置完成。
當完成這一切后,曹叡已經感覺到疲倦。
為了有更好的精力應對之后的挑戰,曹叡在留下曹休一人后,讓其他大臣先行退下。
當然在大臣們離去之前,曹叡還是著重重申了一句話
“先帝薨逝之事,絕不能泄露半分。
如有違者,夷三族。”
嚴酷的處罰,才能最大程度上震懾人心。
曹叡不帶絲毫感情的話,讓大臣們在離去前皆精神一振。
待其他大臣都離開殿內后,曹叡招手示意讓曹休上前。
等曹休來到身前后,曹叡在這位宗族長輩之前,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苦,眼淚不斷地再次流了下來。
看著曹叡淚流滿面的模樣,曹休心中不忍之情大盛。
“陛下勿憂,臣一定會誓死捍衛大魏社稷。”
這句話說出來后,曹休親手將曹叡扶至御座之上。
“有臣在一日,陛下的御座,就一定會坐的安穩。”
說著說著,曹休的淚水也流了下來。
曹休的兩句含淚保證,讓曹叡心中的擔憂少卻了很多。
雖說近年來宗親大將日漸凋零,但幸虧曹休尚在。
而曹叡將曹休留下來,并不只是為了聽曹休的保證的。
曹叡將懷中的虎符取出交到曹休的手中,并且握住他的手言道
“遷都一事能否順利,全在伯父之手也”
聽著曹叡對自己的信任,曹休鄭重一拜收下曹叡賜予的虎符。
待將虎符交予曹休之后,曹叡又問曹休道
“孫權近來的態度如何”
曹休原本是作為征東將軍負責鎮守壽春的。
可之前曹叡曾派華歆出使淮南,想要與孫權結為同盟,為了讓結盟一事順利,曹叡便下詔讓曹休回京述職。
這是曹叡對孫權主動釋放出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