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感到心累了。
既然他一直逃不脫先兄孫策留下的陰影,那今日就要讓自己得到一個解脫吧。
孫權很快壓住臉上的怒色,他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變得平靜。
“將張昭召進來。”
說完這句話后,孫權又補充了一句話道
“告訴他,朕只召他一人入內。”
孫權的語氣雖顯得平靜,但是儀身為孫權身邊多年的近臣,他還是敏銳的捕捉到了,孫權話語中那一縷刻意隱藏住的寒意。
望著孫權幽深無波的眼睛,是儀有遍體生寒之感。
難道連張公這樣德高望重的長者,都不能
后半句話,是儀不敢再想下去。
盡管是儀想開口說些什么,但礙于孫權的威勢,是儀最后還是對著孫權微微拱手后,來到了太尉府之外。
當來到太尉府外后,是儀一眼便看到了靜坐在府外的一群大臣。
看著那些大臣熟悉的臉龐,是儀能輕易地叫出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
因為當下靜坐府外的每一位大臣,無一不是在江東成年多年的宿儒,又無一不是輔弼江東孫氏勞苦功高的勛臣。
別看如今在大吳國內陸遜的聲望水漲船高,可是儀心中清楚的很,在這些大吳真正的砥柱面前,初出茅廬的陸遜終究還是有些稚嫩了。
在略微掃過一眼之后,是儀將目光定格在靜坐在諸位吳臣最前方的一位大臣身上。
是儀知道,今日若沒有這人的引領,想來他是見不到“諸賢叩闕”的這副場面的。
而能在大吳擁有如此聲望的人,除去張昭之外還有何人呢
“張公。”
是儀輕輕地喚道。
在是儀的輕喚之下,為首的張昭緩緩地睜開了眼睛。
張昭今年已經七十了。
七十歲的高齡,古往今來都是頗為罕見的。
而七十歲的高齡,亦不可避免地讓張昭的身體機能變得遲緩。
張昭緩慢地睜開眼睛后,露出的是一副渾濁的目光。
單單從張昭的這副目光看,張昭與一般的老者并無不同。
但是儀卻一點都不敢輕視張昭。
在張昭看向是儀之時,是儀連忙走下臺階對著張昭深深一拜
“陛下有召。”
原本精神看似不濟的張昭,在聽到是儀的這句話后,他蒼老的身軀竟陡然間有了反應。
不需要任何人攙扶,倔強的張昭憑借著手中的拐杖,在眾臣目光的注視下站起身來。
當站起身后,張昭似是無意地問道
“陛下召的是臣,還是臣等。”
臣與臣等,看起來只是一字之差,但內中卻天差地別。
面對張昭的詢問,是儀不敢怠慢,他將孫權的原話復述了一遍給張昭聽。
是儀的聲音雖輕,但還是落入了張昭身后眾臣的耳中。
對于這群歷經世事的老臣來說,他們自然懂得孫權這句話的含義。
他們懂,張昭又豈會不懂呢
陛下,這是在威脅他呢。
當然,這也可看做是孫權對張昭的一個警告。
在這一刻打退堂鼓,一切都還有余地。
只是張昭會懼怕孫權的威脅嗎
他又會在意孫權的這個警告嗎
若想有余地,他今日就不會來
“那便見吧。”
張昭的語氣很是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