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元年,曹丕篡位稱帝后,為了向天下人昭示大魏法統的合法性,他并未下手殘害劉協。
不僅未殘害劉協,曹丕還盡可能的對劉協進行封賞。
曹丕以河內郡的山陽縣,封劉協為山陽公,食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之上。
除去以上的優待之外,曹丕還賜予劉協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并允許在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等等特權。
從表面上看,劉協在禪位后的待遇并不算差。
可要是從內中研究的話就會發現,曹丕所謂的賜予劉協的這些“恩典”,本來就是劉協不屑一顧之物。
從一堂堂帝王被降為山陽公,甚至連王爵都不是。
而且還要被以往的臣子曹丕賜予不稱臣、受詔不拜等等特權,這難道算的上是一場恩典,而不是一場羞辱嗎
最重要的是,哪怕曹丕明面上給予劉協再多的優待,可他的行為也讓劉協成為了千古罪人。
若非有著劉備的存在,將來萬世史籍之上,劉協都會被視為是大漢的亡國之君,是一手斷送了大漢百年基業的不肖子孫。
萬世惡名與嘲弄,對當世人來說才是最難以接受的。
要是有的選的話,劉協會想當這什么勞什子山陽公嗎
曹丕不是不知道劉協的想法,可當年的他卻絲毫不在意劉協的想法。
正如當下的曹叡一般。
曹叡會突然問起劉協的存在,不是他良心發現,覺得對劉協有愧。
他只是想問問劉協近來是否安分而已。
曹休懂得曹叡問話的深意,因此他立即答道
“山陽內外皆有甲士守衛,消息斷絕,請陛下放心。”
在私下里,曹休還是尊敬的稱呼曹叡為陛下。
聽到曹休的回答后,曹叡一副不置可否之色。
而就在曹休以為這件事就這么過去的時候,曹叡卻突然對曹休言道
“前去山陽。”
曹叡的吩咐讓曹休一愣。
遷都是攸關國家安危的大事,在事前曹休為了不讓遷都一事有所差池,就對遷都行進的路線進行了詳細的規劃。
在原定的路線中,他們的隊伍并不會經過山陽。
而相關的路線曹休早就跟曹叡匯報過,所以曹叡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很明顯前去山陽之舉,是曹叡的臨時起意。
曹休斟酌了一番,試著勸諫道
“圣駕不宜久居山野之間,還望陛下為國家計,盡快返回鄴城。”
聽到曹休的勸諫后,曹叡并未應允。
他不在意的說道“無妨,不會耽誤多少時間。”
曹叡的這句話讓曹休不再勸諫。
對著曹叡一拜后,曹休便駕馬返回了隊伍之中,并下達了全軍轉向的命令。
全軍上下都對突然的轉向頗為好奇,但在聽說是曹丕的命令后,大多人也沒多想什么。
于是就在上萬魏軍即將越過許都的時候,他們又陡然轉了個方向,朝著河內郡進發。
為了便于掌控劉協的一舉一動,山陽距離洛陽、許都都不算遠。
數日后,龐大的遷都隊伍就來到了山陽境內。
一聽到是天子親臨,負責“守衛”山陽公的一位校尉便連忙來到曹丕的御駕下請求接見。
當然最后接見這位校尉的,是大魏太子曹叡。
看到這位校尉的第一眼,曹叡便立馬問道
“山陽公近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