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何否定大漢,同為華夏子民,誰心中又不會對四百年大漢懷抱情感呢
望著掩面低泣的一位位臣子,劉備的眼眶中又何曾不是蓄滿了淚水呢
論對大漢的感情,天下中沒有人能比他更深。
劉備沒有阻止眾臣的低泣,他只是輕輕伸手抹去了流落眼眶的淚水。
在手觸及臉龐的時候,劉備感覺到他的臉上早已經溝壑縱橫。
他老了,殿內的許多臣子也都老了。
一輩子的奮斗,終于換來了今日。
“諸君,我們興復漢室了
我們做到了。”
一句似感慨,似興奮,更似自豪的話語從劉備的口中發出。
這句話是劉備對著跟隨他多年的戰友說出。
數十年前,一位名為劉備的織席販履之輩,號召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喊出“興復漢室”的口號毅然決然地向那看起來不可阻擋的分裂大勢發起了挑戰。
數十年來,劉備及他的同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失敗。
亦不知遭受了多少嘲笑,侮辱。
沒有人相信那奄奄一息的漢室,可以在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手中再次復興。
那群年輕人的夢想,在大多數人看來都顯得十分幼稚荒唐。
但當那群年輕人都步入暮年的今日,他們卻做到了。
盡管天下尚未一統,可收復關中,還于舊都這兩個震驚世人的事,令任何人都無法再自欺欺人。
大漢真的復興了。
張飛、趙云、諸葛亮、糜芳等追隨劉備砥礪多年的大臣,在聽到劉備的這句話后,他們的衣領早已經被自己的淚水浸濕。
而在劉備的這句話響起后,含章殿內突然升起了一陣陣微風。
陣陣微風吹拂過一眾漢臣及劉備的臉龐,就像一雙雙手在撫摸他們的臉龐一般。
這讓他們恍惚之間覺得是那些人回來了。
關羽、糜竺、孫乾、簡雍
這種溫暖的錯覺,讓劉備再次朗聲言道
“諸君,天下人在等著我們,先祖亦在等著我們
當行也”
說完這句話后,劉備便大笑著率先邁開腳步朝著含章殿外走去。
當劉備在前引路之后,殿內的大臣在諸葛亮與張飛的帶領下,亦紛紛抹去臉上的淚水,徑直地跟在劉備身后。
告祭長陵,絕不僅僅是屬于劉備一人的榮耀。
眾所周知,漢家歷代帝王都喜歡讓功臣安息在自己的陵寢之側。
今日既是劉備向他的先祖告祭的一日,亦是眾多漢臣向他們的先祖告祭的重大時日。
而當劉備踏出含章殿之后,壯觀的一幕落入了劉備及他身后眾臣的眼中。
數萬身穿精甲的漢軍,在大將軍糜旸的帶領下,正靜靜地站立在含章殿下方的空地中。
數萬副整齊劃一的鎧甲,在明亮日光的照耀下閃閃生光,好似將含章殿外的整片天地,都染成了一片赤色。
真的希望,歷史上這一日真的存在。
復興民族四字,亦是我們華夏民族最大的浪漫。
明日2章。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