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說著,滿寵就要向高臺上的劉備跪拜。
得虧一旁的禮官及時攔阻了滿寵,不然不曉得滿寵這把老骨頭跪下去后,還能直的起來不。
在聽到滿寵的推辭后,劉備卻并沒答應的意思。
“滿君,今日封賞豈為君乎
千金買馬骨之事,滿君難道不知
今日朕為燕昭王,而卿為郭隗也”
劉備之所以要對滿寵以如此重大封賞,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他看重滿寵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滿寵在曹魏境內的影響力。
滿寵在曹魏任職數十年,他的門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漢能對滿寵不計前嫌重賞,那么定然會引起滿寵門生故吏的好感,從而讓他們自發地在曹魏境內宣揚大漢的這番舉措。
只要滿寵在大漢受重賞的事在曹魏境內傳開,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漸漸引得越來越多的人心向大漢。
這一舉動,也能從根本上瓦解曹魏、孫吳兩國士民對大漢崛起的恐慌。
畢竟之前死在糜旸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雖說那些都是該死之人,可要是不采取相應懷柔措施的話,這樣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導成大漢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背叛過大漢的人。
一旦這種觀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種,將來大漢的統一戰爭會直接難上一個檔次。
為了大漢的統一,重賞滿寵,將滿寵當做懷柔的典型,是劉備必須要做的事。
說完這番話后,劉備見滿寵還臉露為難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緣由。
于是他接著對滿寵說道
“卿可是顧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為大漢三公后,朕自會派出使者為卿將家人接回大漢。”
說完這番話后,果不其然滿寵連忙就躬身拜謝劉備道
“臣多謝陛下。”
一句多謝,代表著滿寵應下了大漢的司徒之職。
其實滿寵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劉備的封賞,絕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塊墓碑了。
滿寵是在擔憂當他成為大漢司徒的消息傳回曹魏后,他的家人會遭受魏軍的屠刀。
眼下劉備肯對他做出保證,滿寵心中的擔憂自然消失,成為大漢的司徒對他來說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滿寵認為劉備是能做到這一點的。
就不說以大漢當下的國力,在外交處于相應的優勢地位。
就說南鄭及北伐兩場大戰,漢軍俘虜了眾多的魏軍,大不了再開一次交換人質的行動就是。
在滿寵應下劉備對他的封賞之后,內侍繼續念出了一份不一樣的封賞名單。
這份封賞名單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經故去,但在生前卻為大漢立過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當中,劉備最心疼的就是龐統。
“士元”
雖說法正也在這份名單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著十分輝煌的功績。
但龐統不是。
出師未捷身先死,是今世龐統的最佳寫照。
“論王霸之馀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