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坐在榻上后,劉備終于有力氣伸出手。
一雙冰冷卻又帶著別樣溫度的手,不久后觸及上諸葛亮的臉龐。
一滴滴悲傷的淚水,被劉備用雙手一點點抹去。
“吾還是希望卿喚我明公。
如當年隆中初見時一般。”
劉備的這番話,更讓諸葛亮的淚水,如決堤的回憶一般不斷涌出。
想那年隆中初見,一人滿目滄桑,憂國憂民,一人羽扇綸巾,智珠在握。
那一年,曹操勢大,有吞吐天下之象。
那一年,劉備倉皇,有髀肉復生之恨。
而那一見,既是命中注定,卻又是相見恨晚。
“我今年年近五十,還能見到興復漢室的那日嗎”
“明公勿憂,有臣相助,大事可成”
那一見,一人敢問,一人敢言,遂定下了這份千古罕見的君臣之誼。
那該是多么浪漫,且令人向往的一次會面呀
時過境遷,當年的一人成為大漢天子,一人成為大漢相國,可他們二人的關系,卻從未有過轉變過。
魚水之情。
“明公”
回想起往日種種,諸葛亮情不自禁地如劉備所愿,喊出了這么一句稱謂。
而在聽到諸葛亮的這聲稱謂后,劉備臉上流露出十分愜意的神色。
“一切都未變過,真好。”
在發出一聲無憾的感慨后,劉備緊緊抓住諸葛亮的手,他指著跪坐在一旁不斷哭泣的三位親身皇子。
于起居官驚駭的目光中,劉備說出了如下這番話
“君有亙古罕見之才,必能安國,終定一統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當劉備說出這番話后,不僅起居官感到驚駭,就連劉禪三人與諸葛亮也齊齊嚇了一跳。
唯有張飛對這一點不感到意外,他的兄長一直都是如此至情至性。
劉備這番話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劉備并非是說,若劉禪不堪造就的話,諸葛亮可取而代之。
劉備的意思是,若劉禪不堪造就,將來難以承擔社稷重任,諸葛亮可以廢除劉禪的帝位,選擇另外兩位皇子其中之一更立。
畢竟劉禪將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劉備不能保證在經過無上權力的腐蝕后,劉禪是否會發生改變。
可不管劉備的目的是什么,劉備都是在堂而皇之的給諸葛亮,人臣最至高無上的廢立之權呀
古往今來,有幾位帝王能對臣子信任到這種程度
古往今來,唯有劉備而已。
在短暫的震撼之后,諸葛亮立即對著劉備泣涕拜道
“臣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面對諸葛亮的承諾,劉備感到十分的安心。
“我信你,宛若當年隆中。”
在對諸葛亮囑咐好一切后,劉備再次問道“子晟還未回來嗎”
而就在劉備這次的詢問話音剛落,寢殿外頓時就響起了一陣急切的呼喚聲
“陛下,陛下”
這陣急切又熟悉的呼喚聲,讓寢殿內的人紛紛朝著身后看去。
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神色。
而劉備的臉上開始閃現起一股異樣的潮紅。
我的白鹿,回來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