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基數下,有四十余西域諸國使者入住四方館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土地囊括上萬里的西域內的絕大部分政權,都愿意對當下的大漢表示臣服。
這意味著糜旸建立四方館的志向已然初步達成,更意味著當下的大漢已然有著鼎盛時期的輪廓
這是何等盛事
張溫與周魴已然被驚得說不出話來。
身為華夏民族的一員,他們一方面向往這樣的盛事。
而身為東吳的朝臣,他們心中又對大漢獲得這樣的成就,感到有些驚懼。
這種驚懼,遠比數千鐵騎林立在他們面前更為恐怖。
看到張溫與周魴震驚的模樣,孟光撫須的動作越來越快,可凡事講究適可而止,孟光并未再繼續出言打擊張溫與周魴。
孟光先讓屬吏將張溫與周魴迎入四方館內安置,待張溫與周魴離開后,孟光才將目光注視在車師國王的身上。
看到車師國王身上的奇裝異服,孟光本能的有些感到不喜。
外族服飾,就是不如我華夏服飾大氣華美。
但礙于身份,孟光還是微微趨身扶起了車師國王。
在剛剛孟光與張溫二人對話的過程中,車師國王因為沒收到孟光的回應,一直保持著屈身的姿勢。
盡管這樣的姿勢,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不好受,但車師國王卻一點都不覺得違和。
因為車師國王知道,哪怕是當年西域都護府的都護,他的地位也只大概等于中原境內的一都尉,更何況孟光身為九卿之一。
不客氣地說,孟光能受他這一拜,都算得上給他面子了。
在被孟光扶起后,車師國王的臉色變得頗為拘謹起來。
主要是從未學過大漢禮儀的他,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打開話頭。
但好在孟光知道一些糜旸接下來對西域的布局,于是孟光也不想讓車師國王太過尷尬。
孟光主動詢問車師國王道“足下這是要往何處去”
有著翻譯的存在,讓不知漢語的車師國王與孟光交流起來并不困難。
見孟光主動詢問自己,車師國王喜不自勝。
他連忙恭敬地答道“近來聽聞大司馬的公子偶感風寒,需要城外一些草藥作為藥引。
幸得大司馬相助,臣才復國成功,如此大德,不能不報。
臣今日見天氣正好,正欲出門為大司馬的公子找尋那些草藥。”
聽到車師國王的解釋后,再看著他身后隨從身上的藥囊,孟光知道他并沒有說謊。
而西域諸國雖說軍事能力一般,但基本都是富庶之國,稍微花一些錢財,打探出這個消息卻也是不難。
可車師國王外出的原因,卻不由得讓孟光覺得有些好笑。
再怎么說也是一國之君,竟然甘愿為大司馬的公子親身冒險尋藥,車師國王的漢名取得果真沒錯。
車師國王的漢名為“蜀愛陽”,這個名字可是大有講究的。
蜀代表著益州,陽則是與“旸”字互通,這樣一來,蜀愛陽三字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吧。
旁的不說,這位車師國王跪舔的本領,的確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