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諸葛亮的詢問后,糜旸一五一十地說出了他對陸遜的判斷
“此人才能在當年的呂蒙、魯肅之上,或可與周瑜媲美。”
見糜旸對陸遜有這么高的評價,諸葛亮與張飛皆齊齊詫異。
“周郎”
雖時間過去許多年,但諸葛亮與張飛的腦海中,還是不禁浮現起那位美周郎的身影。
與后世的三國演義記載不同,歷史上的周瑜實則是個很有魅力的人,他與季漢諸英之間,關系其實一直不錯。
張飛還曾短期歸過周瑜統屬,一起攻打過南郡呢。
雖說周瑜曾建議孫權要以優渥的生活腐化劉備,可在私底下周瑜并未采取任何陰招。
當年也是周瑜做主,以兩家利益交換的形式,將南郡的一半土地給予劉備。
至于周瑜的能力,諸葛亮與張飛更是有著清晰的了解。
當年赤壁之戰能夠取勝,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周瑜出色的智謀及優秀的指揮。
對于這樣的人物,諸葛亮與張飛心中是懷抱敬意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糜旸將陸遜與周瑜相比時,他們二人才會感到詫異。
“陸遜戰績寥寥,合肥之戰他能夠獲勝,也大多是仰仗子晟相助,他真能與公瑾相伯仲”
張三爺,不太信糜旸的這個判斷。
不過這也正常,歷史上早期的陸遜,就經常被人輕視,例如劉備與關羽。
但他們二人,都為自己對陸遜的輕視,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這樣的事,糜旸不會讓它發生在自己身上。
“曹休不足為懼,我所忌者正是陸伯言。”
糜旸再次給了陸遜一個相當高的評價。
見糜旸連續兩次對陸遜表現出重視,張飛收攏起臉上的狐疑與輕視之色。
“那子晟以為,我朝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繼續問道。
在諸葛亮的詢問下,糜旸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以當今天下局勢而論,逆魏與逆吳,不會對我朝貿然發動進攻。
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憑一國之力,他們或許不敢,可要是二國狼狽為奸,勢必助長彼等氣焰。
那時,焉知他們不會窺視荊州乎
為我朝萬安計,我意欲率軍出鎮荊州,以試二國鋒芒。”
糜旸此話一出,還未等諸葛亮與張飛出言,一直當吉祥物的劉禪先坐不住了。
“大司馬
荊州多瘴氣,非宜居之處,大司馬身肩國家重任,怎可輕往。
況且先帝崩逝尚未半年,國內人心尚在浮動,今時正是朕仰仗大司馬之時,大司馬怎能棄朕而去
東行一事,還望大司馬三思。”
說著說著,劉禪的眼眶內隱有淚水浮現。
表兄,你要是走了,日后我該往哪里蓋印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