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宴席進行到后半程時,有些微醉的糜旸,就見到一位精壯男子,正捧著酒杯朝他走來。
糜旸雖有醉意,卻還是一眼認出了來人。
這人正是陳到
陳到是目前大漢元從系中碩果僅存的幾位老臣之一,他的資歷身份是鄧芝不能比擬的。
所以在宴席一開始時,陳到是第一位向糜旸敬酒的人。
可陳到明明已經敬過酒,為何現在還要親自過來敬第二次呢
見是陳到步履蹣跚地朝自己走來,糜旸連忙示意身后的丁封前去攙扶。
可當丁封走到陳到身前意欲攙扶時,他的手卻被陳到給打開。
見到這一幕,本就感到詫異的糜旸,眼神不由得瞇了起來。
糜旸的所在,一直是宴席內的焦點。
宴席內的許多人,也察覺到了陳到異常的表現。
能參加宴席的人,都是少有的人精,他們察覺到異常后,便紛紛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靜觀著事態的發展。
一時間,原本嘈雜的宴會變得安靜起來。
陳到與糜旸距離不遠,沒一會兒陳到就來到了糜旸的身前。
而或許是受到醉意的影響,陳到直接坐在了糜旸的座下。
看著近在咫尺的糜旸,陳到舉起手中酒杯謝罪道
“臣今日未能第一時間迎接大司馬,還望大司馬恕罪。”
聽到陳到的話,糜旸頓時笑了出來,他還以為是什么事呢。
其實以陳到的身份地位,今日率領文武官員迎接自己的,本應該是他。
可他今日沒出現在迎接隊伍中,不是為了托大,乃是今日正好是江陵士卒的大操練日。
陳到性格持重,士卒的大操練日,他一直都未曾缺席過。
正因為如此,今日陳到才未第一時間迎接糜旸。
這一點糜旸早就知道,而面對這樣盡心盡職的老臣,糜旸敬重還來不及,還豈會有所怪罪呢
“叔父言重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因兵練之大事,而誤迎接之小事,本就理所應當,叔父又何罪之有”
盡管糜旸現在的身份非同一般,可對于跟隨劉備一同艱辛創業的元從系大臣,糜旸一直敬重得很。
糜旸的一口一個叔父,聽得陳到心里舒服極了。
最重要的是,他初步了解了這位子侄兼大司馬的脾性。
見狀陳到不再有所隱瞞。
他趁著酒意對著糜旸繼續說道
“若有大將,要因迎接之小事,而誤國家大事,大司馬以為當如何”
陳到此言一出,糜旸的臉色漸漸冷了下來。
他抬頭看了一圈在座的眾人,然后對著陳到問道
“是誰”
面對糜旸的詢問,陳到不再猶豫,他將酒杯放置一旁,俯身對著糜旸拜道
“前將軍,李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