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虞翻的勸說后,陸遜轉身看了虞翻一眼。
可惜風猛雨急,哪怕是近在咫尺,虞翻的面容也看的不太清晰。
只是陸遜還是聽進去了虞翻的勸阻的。
陸遜隨后便轉身帶著虞翻朝樓船上的閣樓走去。
“仲翔所言有理,但一日不到永安,吾的心中就一日無法安定。”
“總想著不時出來看看。”
陸遜憂心國事的話語,讓虞翻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都怪那朱桓,要不是他泄露機密,大吳豈有今日之危”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事陸遜也就不再瞞著眾將。
而眾將也是在近幾日才得知,原來陸遜在暗地中竟已經開始與那糜旸斗上了法。
可惜的是,天時不在大吳這邊。
知道一切原委后,眾將除去心中有遺憾外,自然也有著憤恨。
朱桓
可陸遜在聽完虞翻的話后,他搖了搖頭說道
“這件事也怪吾疏忽了,過錯不都在朱桓一人身上。”
委過于人,從來不是陸遜的風格。
相比于論罪,陸遜在意的是怎么補救。
陸遜在進入閣樓脫下濕透的盔甲后,便對虞翻說道
“最遲下午,我軍的先鋒就可抵達永安渡口。
你去傳令給朱桓,讓他率先鋒軍強渡渡口,趕往永安城。
多日的暴雨連綿,肯定會使永安城防有所損壞。
要是朱桓速度夠快,我軍未必不能靠奇襲,一舉奪回永安城。”
陸遜這是存了讓朱桓戴罪立功的心思。
得到陸遜的命令后,虞翻連忙轉身傳令去了。
待虞翻離開后,陸遜站在窗口望著霧蒙蒙的外界,他口中喃喃道
“若你在永安,吾是斷然不敢奇襲的。
可惜,你不在。
韓綜,又豈會想到這一點呢”
不久之后,朱桓就得到了陸遜的命令。
而或許是老天開眼,在朱桓接到命令之時,大雨竟漸漸停歇了下來。
朱桓見狀大喜。
在起伏的戰船之上,朱桓揮舞令旗,召來了他的部曲們。
等到自己被部曲們的戰船包圍后,朱桓高舉手中的長刀吶喊道
“自古兩軍對陣,勝負在于軍士的勇武,而不在于城池的險要。
你們聽聞韓綜的用兵,怎么能和我朱桓比呢
他的解煩兵,歷來劫掠為生,目無軍紀,又怎會是你們的對手呢
兵法所說防守方只需半數兵力就可以抵擋數倍大軍,但目前軍事危急,我軍只能逢山開山,遇敵殺敵
我朱桓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愿與你們一起沖擊高大的城墻,今我們的南面就是大江,一旦登岸我就不打算再退回來。
要是有人害怕,可以在這時提出,我絕不為難”
朱桓的部曲,俱是他親手調教多年的部曲,對他可謂是忠心耿耿。
故而哪怕是朱桓這么說,也沒人主動站出來表示退出,反而他的話,成功激勵起了部曲的士氣。
“愿隨將軍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