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個消息后,張合快速布置起其他的任務。
“州泰領兵在村落中休整,并等雨勢稍停時,派兵從后搶占宛城與博望之間的各處崗哨、要道。”
在布置好州泰的任務后,張合將目光看向柳隱。
“你率千余人,留在此處照顧傷員,并時刻警惕我軍的后路。
若是發現后路有異常,定要及時來報。”
等布置好這一重后,張合轉頭看向若有所思的張嶷,對著他說道
“你便率剩余的五千士卒,與我一同前往博望。”
張嶷聽到張合的話后,連忙表示領命。
不久后,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
而趁著漆黑的天色,張合與連夜率軍朝著博望前進。
哪怕天色暗了下來,讓許多漢軍看不清周圍的環境。
但從身體濕潤的觸感,及耳邊響亮的雨聲可以判斷出,雨勢不僅未曾減少,反而變得越來越大了。
再加上白天與夜晚是兩種不同的環境。
盡管天策軍都嚴格按照糜旸定下的“七日一肉”的伙食標準,但這只能慢慢改善天策軍的夜盲癥,不足以讓天策軍在夜間能夠如白晝般視物。
對于迷信鬼神的當世人來說,夜幕暗下來后,他們內心一些深藏的恐懼,會不自覺的被觸發。
這一點就是再精銳的士卒也不會例外。
特別是天策軍從未進入過荊北,對于他們來說,他們現在身處的環境完全陌生,又一片漆黑。
一種未知的恐怖感,正在慢慢侵襲每位天策軍的內心。
而這種恐怖感,在一件事發生后,更是有著被引爆的趨勢。
隨著雨勢的漸急,道路中也刮起了大風。
迅猛的大風,甚至將軍旗都吹破了。
在暗夜中行軍,軍旗就是全軍上下的指路明燈,也是他們的精神寄托所在。
于是當軍旗被吹破了,許多天策中不由得發出了驚呼聲。
當聽到天策軍的驚呼聲后,張合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轉身安撫軍心。
可還未等他行動,張嶷便率先如白日一般,奔走在隊伍的前后不斷喊著
“吾乃張嶷,今日乃是奉大司馬之命行事,勿憂”
張嶷的話頗為簡單,可透露出的信息卻不簡單。
眾所周知,張嶷乃是大司馬糜旸的愛將。
另外眾人也都知道的是,糜旸在天策軍中的威望有多高。
當張嶷的呼喊聲,在漢軍隊伍中響起后,很快的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便慢慢消失不見。
數千天策軍相信張嶷不會假傳糜旸的命令。
而他們更相信,糜旸不會害他們。
在意識到這一點,即使天再黑,雨再急,數千天策軍的內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等到內心安定后,數千漢軍的速度陡然加快了不少。
待到三更天時,數千天策軍已經頗為靠近博望城。
而走到這處,張合發現他附近有一處養家禽的池塘。
察覺到這一點后,張合當即下令天策軍撿起地上的石子,朝著池塘中砸去。
許多家禽在池塘中本在睡眠,卻突然被漫天的石子所砸。
身體吃痛的它們,很快就此起彼伏地鳴叫起來。
這響亮的鳴叫聲,幾乎完美的掩蓋了數千天策軍行軍的聲音。
待到四更天左右時,數千天策軍已經在張合的率領下來到城下。
而由于數千天策軍來得太過隱秘突然,這時城上的魏軍都在酣睡,竟沒有一人察覺到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