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萬漢軍到達城外后,曹休幾乎是讓斥候每日一探。
而斥候每次回稟的內容都是“賊軍正在緊鑼密鼓地打造攻城器械。”
在知道數萬漢軍最近在做的事后,曹休又加強了幾分宛城的防備。
就在曹休心中鼓足勇氣,想著好好應對漢軍沖擊的時候,從鄴城來的使者被王基帶到了曹休的身前。
或許是兵力不足,或許是想圍三缺一,糜旸并未讓數萬漢軍將宛城團團包圍。
這就讓宛城與外界的聯絡通道不至于完全斷絕。
曹叡派來的使者,在見到曹休后,立刻就將曹叡的布置與曹休說了出來。
對于曹叡其他的布置,曹休心中原先就有預案,故而他并未有所欣喜。
只是在聽到使者說,曹叡已然向孫權求援后,曹休的臉上才露出了喜色。
曹休情不自禁地帶著諸將朝著北方遙遙一拜
“陛下英明”
這個消息不止讓曹休欣喜,亦讓宛城內的其他魏將,心中真正的燃起了希望。
眾所周知,糜旸這次來荊所帶的兵馬不過數萬。
從這幾日觀察可知,恐怕那數萬天策軍已經大多被糜旸帶至宛城之外。
如此一來,荊州其他地方的防務定然空虛。
而孫吳上次攻打合肥,就拉扯出近十萬大軍。
若孫吳這次能出兵,只要孫權是真心相助,也是能拉出十萬精兵的。
陸遜率十萬精兵襲擊荊州,為使荊州不失,糜旸不可能不退兵。
多么妙的邏輯閉環呀
見到諸將臉上重新有著振奮的神色后,曹休喜不自勝。
宛城大概率是可以保住的。
既然宛城的內外聯絡通道并未完全斷絕,那么陸遜派來宛城的探子,自然也能將宛城的最新消息送回陸遜的手中。
漢章武六年八月下旬,陸遜在收到來自宛城的最新消息后,便立即召喚諸將議事。
在這場議會中,陸遜公布出之前孫權給他的詔令。
之前為不讓機密泄露,除去虞翻外,陸遜從未對旁人言及過孫權要他趁虛攻擊荊州的命令。
因此今日參與議會的東吳諸將,是第一次得知這件事。
一開始時,東吳諸將見孫權命令他們要主動襲擊荊州,他們的臉上幾乎是頃刻間就浮現了為難的神色。
公安之敗,心有余悸呀
陸遜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故而他將從公安收到的最新消息,一并告訴給了諸將。
“之前吾尚有所懷疑,以糜旸之詭詐,他的目標不一定在北。
但據探子來報,數萬荊州精銳正齊聚于宛城之下,宛城外天策將旗高高飄揚,這足以證明糜旸奪宛城之心有多堅定。”
古往今來,名將多善用疑兵之計。
例如之前在永安城外,陸遜就用上了草木皆兵的疑兵之計。
但這次宛城的情況不同。
數萬漢軍沒有任何遮擋的列營于宛城數里外,而數萬漢軍,亦每日在軍營中操練。
陸遜派去的探子,曾親自登上高山觀察過,證實了在宛城外的數萬漢軍,俱是精兵。
因為精銳的那種肅殺之氣,是尋常的士卒再如何演,也演不出來的。
陸遜不會貿然相信糜旸,可陸遜也不可能,對眼中的事實視而不見。
“數萬天策精銳在宛城外,糜旸亦一定在宛城外”
陸遜很快在眾將面前,做出了這個推斷。
陸遜的這個推斷,并未讓在座的諸將有所異議。
先不說正常主將,基本上都不會放棄手中的兵權。
就算糜旸有這個想法,恐怕他目前在荊州,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數萬天策精銳,是荊州最大的護身符,容不得半點有失。
加之當下數萬天策精銳,又都處于前線中,隨時會受到敵軍的襲擊。
遍觀荊州諸將,小有名氣者是有。
但要說在其中找出一個能讓糜旸完全放心,保證在他離開軍中后,數萬天策軍不會出差錯的大將,那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