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揮刀前進,一位位漢軍不斷倒在了他的身前。
而朱桓的親衛們見朱桓如此勇猛,俱都士氣大振,拱衛在朱桓身邊,將尚未成形的漢軍陣型給攪的越來越亂。
盡管朱桓再如何勇猛,憑借著數百人,他也斷難徹底擊散數千漢軍的陣型。
但不久后,江中的上萬吳軍紛紛登岸,朝著漢軍的陣型殺來。
漢軍的陣型本就不整,再加上人數優勢漸漸消失,在朱桓眼中,漢軍的敗局已定。
而就算王洪再如何不通軍略,他也漸漸看出了這一點。
隨即王洪的臉上,浮現了自嘲的神色。
自己還真是沒用呀
半渡而擊,是正確的戰術。
天降狂風,更是無形中在幫著漢軍的忙。
要是換做魏延、乃至于張嶷或者州泰在此,漢軍都可以有很大概率可以成功阻擊住吳軍。
可惜。
王洪望著朝著他的方向,不斷殺來的朱桓,他心中并沒有逃跑的想法。
王洪知道按照糜旸的計劃,州陵是一定要失去的。
不然以吳軍的膽量,沒有拿下州陵前,他們根本不可能敢率大軍長驅直入。
可州陵怎么失去,卻是不一樣的。
本來按照糜旸的想法,在吳軍包圍州陵后,王洪再假意守不住州陵,而無奈棄城而走。
但人算不如天算。
今日長江上突降大風,引得吳軍戰船雜亂,這讓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是一次半渡而擊的絕佳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他王洪作為州陵長,卻不采取任何行動,就那么靜靜等著吳軍上門,很可能會讓吳軍起疑。
畢竟誘敵深入,亦一向是大司馬常用的戰術。
唯有按照常理主動出擊,才能打消敵人的這層疑慮。
王洪本來以為,他今日或許能成功擊退吳軍,這樣吳軍大部得到消息后,就會增加兵力圍困州陵城。
那時候他才“守不住”州陵,于情于理都可算完美。
只是他還是有點高估自己了。
不過王洪對于這個結果,也是早有料到的。
趁著朱桓還未殺到身前,王洪對著一旁的一位屬吏說道
“我軍敗局已定,你率著剩下的士卒,盡快逃離吧。”
屬吏聽到王洪這么說后,就想拉著王洪一起走。
但王洪卻堅決的,掙脫開了屬吏的拖拽。
“將剩余的士卒帶走,無須再白白送命,快走”
王洪急吼道。
聽到王洪的急吼后,屬吏縱使再不愿,最后也只能眼中含淚的奉命離去。
隨著屬吏鳴金,聽到鳴金聲的漢軍,紛紛朝后退去。
漢軍的退卻,讓朱桓來到王洪身前再無阻礙。
朱桓并未下令吳軍追擊那些漢軍。
從剛才的交戰中,朱桓也看出來了,守備州陵的漢軍不是精銳。
既然不是精銳,何必浪費氣力去追,還不如抓住王洪這條大魚更為實在。
只是讓朱桓未曾想到的是,王洪竟沒有逃跑的想法。
在朱桓的眼中,王洪在亂軍中就徑直坐在了地上,好似在等待著他的到來。
不久后,朱桓來到了王洪的身前,而周圍的吳軍也將王洪團團包圍了起來。
朱桓手持沾滿血污的長刀立在王洪的身前,口中用居高臨下的語氣問道
“你可是王洪”
為了這場大戰,陸遜可是事先收集了不少情報。
王洪的身份,自然瞞不過朱桓。
見朱桓打贏了一場小仗,就有些盛氣凌人的模樣,王洪不禁覺得頗為好笑。
“正是汝父,有何貴干”
王洪譏諷的話語,瞬間脫口而出。
聽到王洪的話后,朱桓瞬間怒發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