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徐盛非不知兵法之輩,故而哪怕他再急切想追趕我軍,在看到洈山的地勢后,也不會大意冒進。”
“再加上我軍兵力并不多,想借助洈山地勢伏擊全殲敵軍,并無多大的把握。
對我軍來說,不如借助徐盛的“善兵”,將計就計,讓徐盛以為我軍在洈山中有大量伏兵,促使他不敢深入洈山。”
聽完傅彤的解釋后,傅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但傅僉的心中,還有個不解。
“可陳公,為何不親自坐鎮洈山,反而要讓父親率千余精兵先行至洈山呢”
面對傅僉的這個疑問,傅彤臉上露出笑意。
一開始他也對這點感到不解,可一想到陳到對他的解釋,傅彤臉上就露出笑意。
“陳公,是很勇猛的。”
傅彤對著傅僉,說出了這句云里霧里的話。
這句話讓傅僉,愈發疑惑起來。
陳公再勇猛,還能比的上子龍將軍不成
徐盛在問陳到去哪了,傅僉也在問陳到去哪了,那么陳到到底在哪里呢
恐怕任徐盛與傅僉怎么想也想不到,陳到正率軍剛剛走出徐盛原本想伏擊漢軍的那條山道中。
在率軍走出山道后,奉命探查前方敵情的斥候正好回到陳到的身邊。
聽著斥候稟報的情報,陳到默默舉起了手中的長槍。
前幾日陳到從夷道宿老的口中,得知了他可以率軍繞到徐盛的背后。
原本一開始,陳到想的是在洈山設伏。
但很快這個想法,就被陳到所打消。
不輕視任何一位敵人,是陳到多年來的習慣。
況且伏擊一事要是失敗,很容易被徐盛看清己方兵力的虛實,這對魏延的謀劃是不利的。
鑒于這兩點,陳到想出了一個更佳的辦法。
陳到讓傅彤率千余精銳,從夷道宿老的山道中,繞后到徐盛的后方。
并且陳到故意讓傅彤設疑兵之計,以期讓吳軍的斥候以為漢軍的大部隊,正朝著公安的方向進發。
徐盛既然能被他誘引至夷道,就說明魏延的判斷是正確的,徐盛的目的在于阻擊自己,不讓自己率軍支援關平。
出于這個目的,當徐盛得知自己正率大批漢軍朝著公安急速前進,而他又處在自己的后方時,徐盛會怎么做呢
定然是率軍中精銳先行,想著不顧一切追趕上自己。
一旦徐盛這么做了,那么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因為有著戰船的緣故,吳軍這次追擊漢軍,是有攜帶著大量輜重的。
而要想急行軍追上自己,輜重部隊肯定要跟軍中的精銳部隊分割開來。
這樣一來,失去了精銳拱衛的輜重部隊,不正是他可以襲擊的對象嗎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陳到率領著兩千余漢軍,近幾日來一直隱藏在夷道山中。
恐怕徐盛做夢也想不到,他一直心心念念的陳到,與他的直線距離其實一直都不遠。
待到徐盛中計,率精銳部隊離開后,陳到這才率軍從山中走出,并且來到了吳軍輜重部隊的后方。
聽到斥候稟報說,吳軍的輜重部隊行動緩慢,且毫無防備之心后,陳到高舉手中的長槍,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
陳到的軍令一下達,兩千余漢軍就跟出籠的猛虎般,朝著前方慢吞吞行進的吳軍輜重部隊迅猛沖殺而去。
近來漢軍被吳軍一路追殺,內心中早就都憋著一股氣。
現在正是抒發心中這股怨氣的最佳時機。
被徐盛留下來負責輜重部隊的,正是他的副將留略。
因為知道漢軍的大部隊,正在朝著公安前進,故而“身處后方”的留略,實在難以保持什么警惕性。
當位于部隊前方的留略聽說,輜重部隊后方正遭受漢軍的襲擊時,他整個人呆滯了好一會。
“后方有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