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相互對視一眼后,他們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那幾位吳軍將領,帶領著各自的親衛,先后朝著魏延前進的方向殺去。
為首的吳軍將領,名為潘成。
身為潘璋族弟的他,一向以善武深得潘璋喜愛。
可當潘成來至魏延身前后,他竟然還未能堅持三個回合,就被魏延手中的大刀,給砍下了首級。
潘成之后,是為陳貴。
陳貴之后,是為張理。
張理之后,則是王昱、林鏜等人。
他們俱是吳軍的校尉,以往他們在軍中也各自被贊為江東豪杰。
可就是這樣的身份,就是這樣的贊譽,對魏延來說,取他們的性命卻猶如砍瓜切菜一般。
俱是些什么玩意
只是魏延覺得尋常的事,落在周圍的吳軍眼中,帶給他們的感覺卻猶如晴天霹靂一般。
因魏延殺得太過興起,他并未注意到他身旁的兩面靈幡,在這時都沾滿了來自吳軍的鮮血。
原本通體皆白的靈幡,早已變得血紅妖異。
而當血紅的靈幡,在江風的吹動下飄飄飛舞之際,看到這一幕的吳軍,都以為那兩面靈幡,真是漢軍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索魂幡。
凡兩幡所到之處,竟無一吳軍生機
這樣的錯覺,如何不讓剩下的吳軍膽寒
而隨著許多將官的戰死,膽寒的吳軍又怎能再組織起防御的陣型
在魏延及越來越多的漢軍迅猛的沖擊下,數千吳軍水軍終于再也承受不住了。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逃”,就是這聲“逃”,引發了吳軍的大潰敗。
有的吳軍跳入水中,乞求遁水逃生。
有的吳軍猛轉船頭,想著避開漢軍。
更多的吳軍,則是在漢軍來到他們身前時,直接跪地請降。
但或許吳軍求生的方式多種多樣,可有一點他們是共通的。
那就是在漢軍前往州陵港口的水面上,再無有活著的吳軍敢待著。
魏延持幡所至之處,吳軍皆如喪家之犬,無不潰散
如此局面,區區一州陵港口,豈有意外
不久后滿臉血污的魏延將兩面血幡,重重地插在了州陵的土地之上。
當血幡落地之后,這一刻它們卻詭異的停止了飄舞。
似是吸足了血,又似回家了不敢再招搖。
在魏延的迎接下,糜旸踏上了州陵的土地上。
在糜旸看著州陵周圍地勢的時候,魏延一臉興奮地在身旁說道
“大司馬您可知道,在我登上岸時,正好瞧見吳狗們在岸上列陣。
但那時他們列陣未畢,一見到我的出現,就都嚇得跑回了城中。”
魏延性格一向張揚,而今日一戰的確打的痛快,魏延會急著向糜旸傾訴是正常的。
聽到魏延的話后,糜旸笑著拍了拍魏延的肩膀。
今日與吳軍水軍對戰之事,糜旸在魏延的請求下,交給了魏延全權負責。
事先糜旸并不知道,魏延會采取怎樣的方式,來迅速擊破吳軍水軍。
所以當糜旸知道魏延破敵的方式后,他是有些驚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