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岱,字定公,原為徐州人士。
早年呂岱為躲避中原戰亂,攜家人渡江在江東定居。
建安五年孫權成為江東之主后,招攬天下俊才,呂岱在這時機下進入了孫權的幕府。
因呂岱是官宦之后,呂岱剛剛投效孫權,就被任命為一郡郡丞。
郡丞本為輔佐太守的官職,而建安初年時,江東的各郡太守大多是桀驁的孫氏宗親擔任。
可就是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呂岱卻能一邊頂住孫氏宗親的胡作非為,一邊將一郡政務處置的妥妥當當的。
由于出色的政績,呂岱很快得到了孫權的重用。
建安六年后,呂岱轉為校尉,在任校尉期間呂岱多次率軍平定地方叛亂。
而真正讓呂岱成為江東重臣的,主要源于他身上的一個功績
建安二十年呂蒙偷襲荊南三郡,而當年呂岱率軍協助呂蒙,在那場戰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勞。
蔣濟一邊在糜旸面前讀出了他收集到的關于呂岱的情報,一邊在暗自打量著糜旸的神色。
蔣濟發現念到其他內容時,糜旸的神色都如常。
可在他念到呂岱曾參與了呂蒙第一次偷襲荊州的情報時,糜旸的臉色卻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糜旸臉色變化之余,慢慢吐出了一句話問道
“呂岱今年多少歲了”
見糜旸問及呂岱的年紀,蔣濟連忙答道
“具體年歲不清楚,但想來至少也六十余歲了。”
聽到呂岱今年都六十多了,糜旸不由得感到驚訝。
糜旸雖是穿越者,但糜旸不可能知道三國每一位將領的詳細生平。
故而他才需要蔣濟,為他講述下呂岱過往的事跡。
可讓糜旸沒想到的是,呂岱這廝今年都六十多了。
糜旸依稀記得,歷史上的呂岱曾在孫權統治后期也頗為活躍。
這么一算的話,歷史上的呂岱豈不是活了八十多歲
這。
想到這,糜旸認真的評價道
“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糜旸的這句話,來自于論語。
而蔣濟自小熟讀四書五經,自然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及釋義。
正因為知道,蔣濟頓時默默低下了頭,裝出什么都沒聽到的模樣。
糜旸也不管蔣濟的異樣,在對呂岱有了足夠的了解后,他讓人將丁奉召到身前。
正如之前諸將所猜測的那般,糜旸雖在諸葛瑾面前將丁奉免職,可在諸葛瑾離去后的沒幾日,糜旸就找了個由頭,將丁奉給復職了。
丁奉聽到糜旸有召,很快到來。
可哪怕那件事過去了好幾日,丁奉在見到糜旸時,他臉上依然還會有著不自然的神色。
“承淵。”
聽到糜旸呼喚自己,丁奉“扭捏”地上前了幾步。
“臣在”
丁奉的“扭捏”姿態,讓糜旸覺得好笑。
“孤有要事囑咐于你,你離那么遠干什么。”
糜旸的話讓丁奉繼續上前幾步,直至來到糜旸的身前。
這時糜旸的身前擺著一副地圖。
看著近在咫尺的丁奉,糜旸指著地圖對他問道
“孤要攻打建鄴,你認為我軍該從何處登岸”
這幾日來,糜旸的心腹都知道了他的真正目標是建鄴。
故而在私底下,以丁奉為代表的幾位心腹,都曾暗中推演過來日戰事。
被糜旸問及軍務的丁奉,很快就擺脫了扭捏,他興奮且快速地指著地圖上的一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