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華胥部落,看似人口破了一個億。
比之伏羲繼位之前人口多了幾乎上百倍,但人口運行的基本規則,卻還是和當年一百萬口時一樣。
靠打獵,叉魚為生,采集野果為生,這樣得來的資源,是虛浮的,是不穩固的,不長久的。
今天運氣好,捕獵了一頭大的獵物,獲得了數百斤肉食。
但接下來的一個月,都分毫未獲,一加一減起來,其實每日獲得的東西并不多。
之所以還能維持這么多的人口,其實還是借助了人族修士的一部分力量。
接下來的時間,伏羲躲在住處,開始潛心研究起來。
怎么讓人族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資源。
他冥思苦想了一個月的時間,仍然沒有想到什么好辦法
于是便出門,在華胥部落附近的山林間閑逛。
忽然,伏羲的腳步停下來了,目光看向前方。
前方,有兩顆粗壯的大樹生長,在大樹中間,有一只拳頭大小的蜘蛛,正不斷來回走動。
伏羲上前,開始仔細觀察起來,發現那兩顆大樹中間,竟然被蜘蛛搞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
網上泛著淡淡的晶瑩,堅韌而富有粘性。
正在這時,一只莽撞的麻雀飛來,一不小心正好撞在了之蛛網上。
他瘋狂扭動身子,想掙脫蛛網的束縛,但那蛛網何等堅韌,麻雀越掙扎,蛛網束縛的越緊,最后將麻雀硬生生被困死在蛛網上。
伏羲完整的看了這一幕,忽然心頭靈機一動,華胥部落附近便有大澤,水清而魚肥。
要是將這種蛛網扔到水里,留下的空洞比魚還要小的多。
豈不是能在瞬息之間,捕獲大量的魚
沒錯,華胥部落如今吃魚,還是用叉子插。
但這種方式太落后了,每天累死累活,也捕捉不到幾條魚,付出和收獲壓根不成正比。
說做就做,伏羲立刻命人開始制作漁網,然后用來捕魚。
三天后,大澤旁,隨著伏羲一聲令下“拉網”
特制的漁網緩緩浮出水面,接著便是魚,大量的魚,肥美無比,鮮活活潑。
這下,整個華胥部落,徹底炸開了鍋,這漁網,捕魚的效率竟然是用叉子的上百倍,不,甚至還要多
很快,漁網風靡整個華胥部落,為部落的人族帶來了大量鮮美的魚。
但伏羲并沒有停止住腳步,三年后,伏羲決定豢養野獸,為人族源源不斷的肉食。
他砍伐樹木,制成柵欄,把野獸送入其中,等野獸長大之后。
宰殺吃肉,生的小崽子,繼續培養,以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十年過去,華胥部落在豢養野獸上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首先,他們成功馴服了狼。
馴服后的狼,逐漸變得溫順起來,能成為人族的好幫手,被人們稱之為狗。
除了狗之外,還有山彘,雞,鴨,牛,鹿等適宜人族口味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