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三境,一境凝練氣血,內生暗勁,二境凝勁成真,練就真氣,三境化虛為實,成就真罡,可謂一境一重天”
“太祖功參造化,登峰造極,已入超凡入圣之境,但依舊感覺武道無窮,尚有前路,因而開國之后,將一生所學武功,編撰成一曠世奇書,是為大周武經”
“大周武經包含太祖一生所學,天下武道精意具在其中,太祖以此行武布天下之局,欲教天下蒼生,成就武道之世,如此合天下之力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必定能開辟武道前路,窺見真罡之上的境界。”
“然而”
說書人話語莫名一頓,掃過臺下眾人,眼中多出幾許玩味神情,繼續說道“民生多艱,其智未開,天下布武,殊為不易,因而太祖先行三大國策,將土地收歸公有,改革農業,提高生產,解放民力”
“哼”
話語未完,便聽臺下一聲冷哼傳來“巧取豪奪說得這般好聽,當真無恥之尤”
“嗯”
此話一出,瞬時冷場,眾人驚疑皺眉,看向出聲之人,赫是一名身穿儒衫的中年。
只有說書人神色不變,仍是一派從容,淡笑著向此人問道“何謂巧取豪奪”
“哼”
此人也是不懼,冷聲說道“人家祖上田產,乃是代代血汗,辛勞積累所得,你一聲令下便要收走,不是巧取豪奪是什么,還有臉面說為解民力,我看,分明是為他李家江山,奪百姓之利,穩自身之基”
“”
此話一出,眾人更是駭然,驚疑不定的望著那人,不敢言語。
“哈哈”
只有臺上的說書人毫不在意,反向臺下眾人問道“諸位可知,歷朝歷代,為何國勢皆不過兩三百年,隨后便要分析離崩,煙消云散”
“這”
眾人遲疑,不敢作答。
說書人一笑“便是因為世家做大,豪強霸道,大肆兼并天下土地,一家占萬家之良田,卻不納萬家賦稅,百姓無田卻重擔賦稅,民生艱難,無可奈何之下,只能揭竿而起,再造乾坤”
說罷,說書先生轉回目光,再看那人,話語冰冷“爾等國之蛀蟲,食盡民膏,肥碩己身,還說什么血汗辛勞,自欺欺人,可笑至極”
“你”
“啪”
那人大怒,欲要反駁,卻被說書人一拍醒木打斷。
“太祖將天下土地收歸公有,均分于百姓,令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廬,老幼有從依,黔首不曾愚,民得溫飽,衣食無憂,才有余力讀書練武,啟蒙開智,強身健體”
說書人冷眼瞥下,看著驚怒交加的那中年儒士“此乃國本方略,順天應人之舉,螳臂擋車者,早已灰飛煙滅,爾等余孽竟還賊心不死,難道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你”
“哼”
那人氣急,面色鐵青,說書人卻不理會,繼續說道“農為天下之本,地為農桑之根,太祖行此國策,漸解民力,又選拔天下農工大匠,合四海之物種發展農桑,再以農桑之力推進工商兩業”
“如此,四海皆豐,百姓富足,再無民生之憂,衣食之難,太祖武布天下之大計終得施行,大周武經傳遍天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兒,皆知武經之妙,皆得武經之益,民力大增,國力大漲。”
“正是憑此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策,我大周立國二百年,依舊春秋鼎盛,蒸蒸日上,于外開疆擴土,十方臣服,于內四海昌平,國泰民安,武道之世,人人如龍,這般光景,豈是爾等蠅營狗茍可得”
說書人一笑,再向眾人說道“大周武經,乃我大周國本,初由太祖編撰,合太祖一生所學,武布天下之后,更有無數驚才絕艷者后繼而出,舉一反三,推陳出新。”
“時至今日,大周武經,已不只是太祖一人之心血,更是我大周億萬子民,無數武人,學者,宗師巨子,天驕奇才之作,集思廣益,嘔心瀝血而成,可謂古今天下第一奇書。”
“此經如今共有十二卷,經本總綱為功字卷,顧名思義,乃是功法根本,昔年太祖功參造化,將百家武學融會貫通,九陰九陽,太極混元,天罡地煞,五行四法,天下武學功法根本,盡在這一卷中,且陰陽相合,渾然無缺,不僅無沖突之險,反而相輔相成,玄妙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