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
梁蕭等待片刻,見無花還是不語,終忍不住又喚了一聲。
無花這才回過頭來,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殿下,可還要前往”
“這”
梁蕭聽此,也是遲疑“怎么了大師”
無花搖了搖頭,幽幽說道“此地臥虎藏龍,貧僧修為不濟,怕是無法保證殿下安危”
梁蕭這才明白他的意思,更是遲疑起來,但一想自身處境,以及這一路見聞,最終還是咬牙說道“來都來了,如此就走,未免說不過去”
“好吧”
無花聽此,也不再勸,只向那馬夫說道“之后不可再妄自傷人。”
“”
馬夫沒有言語,只看梁蕭反應。
梁蕭亦是正色“大師說得不錯,此地臥虎藏龍,不到生死之關,不可輕舉妄動”
“是”
馬夫聽此,方才點頭。
“走吧”
三人回到車上,繼續向前而去。
梁蕭也翻開那本書院守則,一邊與外界對比,一邊向無花介紹。
“大師,我們如今所在,還是郭北書院的外圍。”
“外圍地方,除去官道,多為田畝。”
“郭北縣內的田地,如今盡為郭北書院所有。”
“郭北書院將其分配,均以民耕,因此田畝又分三類,民田,學田,院田”
“民田民耕,畝產八百,七成歸書院,三成歸農民,此外不做任何賦稅勞役。”
“學田學耕,畝產千斤,因為文氣蘊養,甚者可達千五,收成盡歸書院,但耕種學子可得學分。”
“院田院耕,畝產三千,還有靈米產出,乃是師長之物,但學子也可憑學分兌換。”
“”
梁蕭看著手中的書冊,越看表情越是精彩。
“畝產三千,還有靈米,這”
話語最終,不知如何表述。
無花亦是蹙眉,念珠輕轉,不作言語。
見此,梁蕭也不好多言,只能繼續翻看手冊。
馬車徐徐前進,不過片刻,道路兩旁的稻田中就出現了大量農人。
他們正在收割稻谷,左右停放著大量車馬,不少已經貨滿開運。
梁蕭望了一眼,又是皺眉“為何外層的民田無人收割,難道這田畝不同,成熟時間也不同”
“若是如此,品質而論,那應該也是品質最低的民田最先成熟才對啊”
“不對不對,農事不能這么算,民田質量低,成熟慢,所以收割晚,而學田質量高,成熟快,所以收割早。”
“”
話語間,梁蕭眼瞳一縮,大驚失色“如此說來,那院田豈不是產出最多,質量最高的田畝”
“畝產三千,一年幾季”
梁蕭急忙翻看手中的書冊,但卻找不到相關介紹,讓他愈發惶恐。
無花見此,亦是一嘆“憑此農桑之術,郭北一縣之地,可養千萬百姓。”
“難怪這些年來,郭北書院大開山門,廣收學子,甚至公然接收流民,遷移各地遭難百姓,如今這郭北縣內的人口,怕是不下百萬”
“百萬百姓為基,哪怕十人抽一丁,他一聲令下,郭北縣也能拉出十萬精兵”
“再加上各種帶動,十方慕名而來的學子,郭北書院的學子數量,修者數量”
“資糧資糧,有此資糧,縱然修行艱難,但也能踏出一條路來”
“修行之道,香火為基,百萬人口,能夠多少香火。”
“難怪郭北書院,還有鳴霄陰山二觀,這些年發展如此迅猛。”
“這是帝王基業,也是道統基業啊”
“”
無花話語幽幽,梁蕭心情沉重,一時不知作何回應。
片刻之后,才回過神“不對,縱然資糧不缺,但一縣之地如何容納得百萬人口,更別說還要保留如此之多的田畝,人住去哪里”
話語未完,他便驚覺了什么,也顧不上儀態如何,挑起窗簾便探出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