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來的,不敢來。
敢來的,來不了。
前者不用多說,實力不如黑山,自是沒那膽量來觸許陽的霉頭。
后者,雖與黑山并肩齊名,但大多也和黑山老妖一樣,本體限制,難出老巢,縱然想要援手,也是有心無力。
當然,它們大概也沒有這個心思。
畢竟它們是妖魔,指望妖魔守望相助,那是很不現實的事情,最多就是打打順風仗,有油水撈的時候自會插上一手,遇上惹不起的敵人,那就是各家自掃門前雪了。
所以,妖魔沒來,反倒是各大道門來了不少。
此世分有陰陽兩界,陽間為生靈之地,陰間為亡魂之所,涇渭分明,各司其職。
但上古之后,天地元靈沉寂,仙佛魔神飛升,陰陽兩界秩序受到嚴重沖擊。
尤其是陰間,作為亡魂居所,陰間有“地府陰司”之職,負責真靈輪回之事,上古之時還有一眾陰司冥神管理。
這些陰司冥神飛升之后,地府無神,陰司無法,秩序漸亂,眾多惡鬼劃地為王,擾亂陰陽,破壞輪回,弄得陰間混亂不堪,甚至影響到了陽間。
好在,上古仙神也有后手,各大道門早已祭練護法神將,遣入陰司,維持秩序,又各自派出一位真君坐鎮,如此才堪堪維持住陰間局面。
如今前來的這些道人,就是各大道門駐守陰司的道法真君。
對這些真正做實事的人,許陽還是很欣賞的。
當然,對于他們的道統傳承,神通法門,他也一樣很欣賞。
雖然現在還不能直接索取,但做做人情,拉拉關系總是好的。
對此,幾名真君亦是十分受用。
“盛名之下,果無虛士”
“這位鳴霄道主,當真急公好義”
“此人法力如此高強,連這黑山老妖都難逃其手”
“如此靈丹,堪稱造化,難怪這些年鳴霄道統大興。”
“不愧是近千年來,道門最出彩的人物,可惜,他與我佛”
幾名道人之中,還有兩名僧人,雖然也得靈丹,但心中卻是暗嘆。
許陽看在眼中,卻未點破,只是說道“雖是老生常談,但貧道還是要提醒諸位,那普渡慈航絕非善類,所圖甚大,諸位身在北地的道友,務必小心提防。”
“這”
幾名道人面面相覷,都不知如何接這話語。
兩名僧人更是苦笑,雙手合十,向他一禮“天師,法丈與你雖有理念之爭,但也只是理念之爭而已,何必如此中傷,兩年前昆侖山上不是照見分明了嗎”
許陽望了他們一眼,神色平靜,并不在意“此事是真是假,日后自有分曉,我不強求諸位相信于我,只望諸位將此話記于心中,以免遭難之時,沒有半點防備,道統危亡不說,還禍及蒼生。”
“”
“阿彌陀佛”
二僧聽此,皆是沉默,隨后齊聲一嘆,轉身而去,留下兩瓶靈丹。
態度,很明顯了。
幾名真君見此,亦是無可奈何。
這幾年,天下風云變幻,南北皆見英雄。
南方不用多說,郭北書院迅猛發展,起勢如龍,那位鳴霄觀主,雷電法王,更是被譽為近千年來的道法第一人,憑借羅天大醮之助,已入道法七境,乃是在世天師,橫掃南方七省,妖魔鬼怪,魑魅魍魎,無不聞風喪膽。
至于北方,雖然陳朝已立三百余年,國體臃腫,漸朽漸衰,但自從四年前,憲宗皇帝駕崩,佛門大德圣僧渡行歸來,統率佛門,襄助新帝,亦有改革開元氣象,刷新吏治,重整朝綱。
再加上因為郭北書院擴張,理念不合,利益不符而向北遷移的南方勢力之助,北方形勢漸定,新帝新政大行,使得國力大增,渡行也被新帝加封為護國法丈,賜號“普渡慈航”,亦是近千年來,佛門最出彩的人物。
一位鳴霄觀主,一位護國法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