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法會,盛況空前。
街頭巷尾,深宮內苑,皆見供臺香案。
但盛況最隆的還是在皇宮之中,天地壇處。
高壇奉天,白玉為階,當今天子領陳朝宗室,文武百官前來祭祀。
更有各大佛寺高僧,領三千六百僧眾,分做上中下三堂,念誦佛經,主持祭儀。
此刻望去,天壇之上,數十位佛門高僧分立左右,身披袈裟,寶相莊嚴。
佛門高僧,對應道門真君,儒門大儒,具是六境修者,如今竟有數十之多,可見佛門底蘊何等深厚。
佛門高僧,分立左右,中央則是虔心跪拜的文武百官,皇室宗親。
頂巔之處,更有一人,身著最為隆重的十二章大裘冕,正是陳朝帝王,當今天子。
縱是天子帝王,此刻同樣跪地,虔誠祭祀神明。
只有一人,立于身旁。乃是一名中年僧人。
只見他男生女相,不似凡人,神圣莊嚴之中,又透慈悲之意,身披錦斕佛衣,金光粲然,但卻絲毫不顯銅臭庸俗,只有一派圣潔之感。
正是護國法丈,大德圣僧普渡慈航。
天子祭祀,法丈主持,梵音禪唱浩蕩如潮,佛光金霞照遍蒼穹。
好一副法界圣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圖
然而
一道劍光,從天而落,打破了這和諧氛圍,神圣祭祀。
“嗯”
天壇之上,玉階左右,數十佛門高僧眼神皆是一凝。
他們知道,敢在此刻縱劍入宮,攪亂這水路法會者,普天之下,只有一人。
正是
天壇之前,劍光落下,顯出一人身影。
“什么人”
“拿下”
天壇重地,自有守衛,左右御林親軍見此,即刻拔刀而出,沖向入場之人。
然而
“噗”
人未動,劍自出,一瞬縱橫,兵甲齊碎。
幾名侍衛,僵立在地,隨后血光迸濺,凄厲染紅玉階。
他卻不管不顧,邁步登向天壇。
雖有慘痛教訓在前,但區區幾人身死,顯然不能嚇住御林禁軍。
當即,便有兩隊兵甲如龍而來,悍不畏死的要將他拿下。
然而
“阿彌陀佛”
白玉階上,佛號宣起,一名高僧揮袖掃出兩道佛光,擋住送死的御林軍。
另一邊,還有十余位前來觀禮的道門真君,望著步登玉階,直上天壇的那人,也是搖頭,嘆息說道“劍臣道友,如此做法,實在”
話語之中,盡是無奈。
佛門眾僧,更是含怒。
他們知道來人是誰,也是因此,更加不忿。
大家雖是對手,雖是敵人,但一些臉面還是要的吧
這些年,你在郭北開了幾次羅天大醮,我們可曾出手攪亂
如今,我佛門好不容易開一次水陸法會,你卻直接縱劍上門
怎么說也是一方之主,還要不要面皮,禮尚往來都做不到嗎
佛門眾僧不忿,道門一眾真君,亦感面上無光。
這般做法,著實下乘。
下乘也罷,還沒作用。
縱是真如傳聞中的那般,郭北三修,實為一人,他也不過道法天師的修為,在這京城禁宮之中,水陸法會之上,面對同為七境修者的佛門圣僧普渡慈航,能討得什么好處
最后若被擊退,不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