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此事,他們有一解決方案,能夠不動干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說不定,他早就知曉那金毛犼來歷,但仍對其狠下殺手,擺明就是不想給佛門這個顏面。
以這位鎮元道兄的風骨,或許不在意那紫金鈴,但決計不會將其交出,向佛門低頭示弱。
按照道法世界的觀念,就是偽佛偽道,偽仙偽神,甚至妖魔淫祀。
修為到他們這般境界,哪個不是心機八面,玲瓏透徹之輩,其中關要,一理便清,自不會自討沒趣,壞了這宴飲氣氛。
“道兄如此,那我二人也不好多言,總之多多提防,小心無錯”
楚山君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天庭有五大帝君,皆是度過九重天劫的真仙,而佛門亦有二佛陀四菩薩,佛陀位比帝君,已過九重天劫,至于四大菩薩,大智大賢已過八劫,大慈大行也在七劫。”
“四大菩薩,尚在劫中,因果牽連,不可輕動。”
祿土公接過話語,沉聲說道“但佛門勢大,有大乘人物侍從隨駕,如那四大護法金剛,還有十八羅漢尊者,便是不遜于天庭各宮之主的存在,并且專職斗戰,乃是佛門護法,戰力絕倫,神通廣大。”
“四大護法,十八羅漢,是那二位佛陀侍從,但大慈菩薩為佛門四大菩薩之一,坐下也有諸多侍從隨駕,其中不乏大乘人物,若是抽調一二,前來南瞻部洲”
祿土公言語一番,道出佛門勢力構架。
楚山君則做嘆息“佛門不似天庭,兩位佛陀皆在,并且關系緊密,沒有太多爭斗,所以許多地方,都能抽調力量,哪像天庭,勾心斗角,四處捉襟見肘”
“咳咳”
見好友越發放開,連天庭都非議起來,祿土公急忙輕咳一聲提醒。
楚山君也自覺失言,當即斷掉那番話語,看向許陽“道兄可入天庭任職”
許陽一笑,淡聲說道“貧道自由慣了,不喜那天庭拘束,也無意那九霄仙闕,只欲在這地界做個逍遙散人。”
聽此,楚山君不由苦笑“道兄灑脫,我等不及。”
地仙界之中,雖無明確劃分,但仍有仙界地界的說法。
仙界便是天庭的九霄仙闕,佛門的婆娑凈土,地界則是四大部洲。
如此上下分明,才有“下界為妖”的說法。
楚山君與祿土公二人雖是地界修士,但也在天庭掛名任職,是為楚山山神,祿土地公,職位雖然比不得天宮星君,但也算一方大吏。
這還只是合體,若為大乘,乃至劫仙,那甚至能夠成為一方諸侯。
一方諸侯,劃地為王,甚至能夠不聽天庭宣調,也算逍遙自在。
兩人只是合體,無此資本,平日還好,若在戰時,就要接受天庭征調,赴望前線對抗妖魔,畢竟南瞻部洲也屬地仙界,天庭佛門的統治力雖弱,但對合體修士仍有相當約束,只有大乘,才得極大自主。
許陽這般言語,顯然是要這地界做個“地仙”,不受天庭管束。
對此,二人只能苦笑。
這位鎮元道兄,能煉殺金毛犼,晉升大乘,不說萬無一失,也是十拿九穩,自有底氣不入天庭,不聽宣調,哪像他們二人,大乘之機渺茫,此生都受天庭束縛。
原本對抗妖魔,乃是修者己任,他們并無怯戰畏縮,但天庭處事實在不公,尤其當下那位“泰皇帝尊”閉關,據說要晉地仙之境,至今已有萬年未見蹤影,天庭大權交予新任的“玉皇帝尊”與四輔帝君同掌,五位帝君,彼此勾心斗角,明爭暗斗,甚有黨同伐異之勢
這等局勢之下,每次天庭征戰,都有諸多齷齪,別說地界各大仙門,就連天庭自身,各宮各部,都是一派厭戰心理,誰也不愿調派前線。
反觀佛門,雖然實力不如天庭,但憑兩位佛陀鎮世,在對妖魔方面上下團結,反而游刃有余,不似天庭一般,捉襟見肘,越漸難堪。
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