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乾坤
雖是百年大朝,但并非所有仙官都有參與,除去四御列前頭首決意的那幾位劫仙,其他仙官基本都在宮內深修。
武曲星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天尊一脈,又是新晉劫仙,他并未參與此次大朝會。
直至近侍靈官攜旨前來,才見一尊金甲神將,紅袍披肩,攜武曲部眾迎出,屈膝半跪,聽候旨意。
侍從靈官也是干脆,打開圣旨,高聲宣道“南瞻下界,五莊鎮元子,亂龍宮地府,藐視天威,以下犯上,著令武曲星,領宮內部眾,調十萬天兵,并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收伏,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作為天尊一脈,心腹臣屬,武曲星自無推脫,當下領旨,返回宮中調兵遣將。
天庭各宮各部,各有臣屬,武曲星宮也不例外,除他這位新晉劫境的星主,還有一干星君,大乘數位,合體十余,以及附屬兵將,十余萬眾。
武曲星一令調集,帶一十八架天羅地網,興師動眾,下界而去。
南瞻部洲,萬壽山,五莊觀。
但這因果緣由,當真站得住腳
五莊立道千載,鎮元名動南瞻,開丹元;授業傳法,會同盟;斬妖除魔。
大勢已成,人心所向
莫說這番緣由,這般借口,著實站不住腳,就是站得住腳,南瞻人心也會向于五莊觀。
什么依仗
壽星宮主不知,只是隱隱不安,所以一直竭力挽回,勸諫周旋。
黃風滾滾遮天暗,紫霧騰騰罩地昏,放眼看,云上人頭攢動,風間劍戟洶洶,有神將,披金甲,罩紅袍,見天兵,提斧鉞,執鉤叉
正是武曲部眾,十萬天兵,壓得天昏地暗,掩得日月無光。
“此事如何論說,都是龍宮地府過錯當先,玉皇若為真主,便該責罰二臣,有何道理招鎮元道兄上天”
但這件事情豈會如此簡單
寧可藐視天威,觸怒玉皇,也不愿上天對質。
山外,眾修匯聚,驚怒交加。
“呼”
眾修一怔,抬手望去,只見
“玉皇只聽一面之詞,便要從龍宮地府之意,擒拿鎮元道兄”
“在這地界之中,以鎮元道兄能為,還可保全自身,若到天庭,周天星辰,大陣網羅,如此危關之下,道兄豈不是只能引頸就戮”
楚山君,祿土公,南瞻正道一干大乘,還有合體返虛,乃至化神元嬰萬眾修士,聚于萬壽山外,驚怒交加,看向一人。
玉皇命他前來,便是道明因果,從而師出有名,避免天威受損,人心有失。
面對眾修目光,壽星宮主也是無奈“陛下曾有旨意,招鎮元道友上天與龍宮地府對質分說,但鎮元道友執意不往,震怒天威,才招兵禍”
“天庭如此,實在不公”
如此做法,若非失心癲狂,就是有所依仗
眾人心驚,壽星宮主,亦是沉眉。
武曲星君,劫境仙官,自是非凡。
“武曲星”
但奈何
“莫不是天尊攝地府龍宮之勢,強要顛倒黑白,降罪于鎮元道兄”
這武曲星便是其中之一,天尊一脈,心腹臣屬,更是天縱奇才,明明修行歲月遠遜于壽星宮主等老輩大乘,但卻先一步踏入劫境。
“公道人心,當真半點不顧”
不智不智,萬般不智
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玉皇為天庭之主,仙道之尊,怎能如此不明事理,不分黑白”
雖然只為一劫仙人,但依舊神通廣大,更任武曲之職,專司斗戰,實力尤為驚人。
左右兩難,著實無奈
壽星宮主只能說道“此事未有定論,此番調遣天兵,也只是令鎮元道友上天分說,陛下洞察乾坤,必有公允裁奪”
東勝天庭,地仙第一道統,底蘊深厚,氣運昌隆,不僅有五位九劫真仙為帝尊,更有諸多大能,位列劫仙之境。
“此事當真”
壽星宮主見此,也是無可奈何。
“原以為是那龍宮地府來報,不想最后竟是天庭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