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方二清理門戶的插曲之后,一路便再也無事發生。
臨近傍晚,方牧野步行在龍頸山中,至于馬匹,則是寄放在了山下的農戶家里。
抬眼望去,入目郁郁蔥蔥一座山,草木甚是茂密,不見樓閣宮宇,只一條小路蜿蜒而上。
方牧野身輕如燕,不受道路曲折所阻,他看了看天色,腳下發力,健步如飛,如一溜煙般朝山上行去。
大概半個小時后,方牧野來到了道觀之前。
道觀隱于山峰之間,山林拱衛,暮靄繚繞,環境倒也頗為清幽,只是觀門窄小破舊,其上掛著一塊漆色斑駁的門匾,上書“龍頸道觀”,夕照之下,竟是顯得十分凄涼。
方牧野叩了叩門,門環發出“鏘鏘鏘”的聲音,竟是極為清脆,回響在山谷間。
良久,一陣小跑的腳步聲傳來,隨后觀門打開,一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了方牧野眼前。
何安下伸著脖子看了一番,然后咧著大嘴,露出兩排牙齒,一臉淳樸的笑容問道“這位先生,你有什么事情嗎”
方牧野含笑說道“小道長你好,我是來拜見羅隱道長的,麻煩通報一聲。”
“你找羅隱師父啊,我帶你去。”何安下當即樂呵呵地說道。
還真是單純質樸,對人沒有防備。
方牧野笑道“那就多謝小道長了。”
“嘿嘿,不謝不謝。”
方牧野隨何安下走入道觀,順著石板臺階而上,便看到一個豁大的庭院,院中央是一個兩尺多高、十米直徑的圓形石臺,正對著一座不算宏偉的殿宇。
觀中殿宇就只有這一座,看上去十分破舊,顯然是久未修繕,殿前佇著一個大的青銅鼎香爐,也是銹跡斑斑,沒有香火。
也是了,這道觀隱于深山,僅有一條蜿蜒小路通達,常人從山腳到這要用去三四個小時,且這龍頸道觀也不出名,又能有多少百姓愿意費盡辛苦來這上香祈愿。
但就是這樣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道觀,方牧野從山下的百姓口中得知,它竟然已經存在了幾百年,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
道觀雖小,道士卻是不少,遠多于杭城長明觀的人數,方牧野隨著何安下穿行在庭院中,就遇到了好幾個年輕的道士。
許是觀中久未有生人來,這幾個年輕道士俱都投來了好奇的目光,其中一個胖胖的還特意跑了過來,向何安下問道“安下,這位先生是”
何安下答道“他是來找師父的。”
胖道士“哦”了一聲,對著方牧野憨厚地笑了起來。
方牧野微笑著沖他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在道觀主殿東側有一間平房,正是觀主羅隱的住所,何安下將方牧野帶到這里后,咧嘴一笑“先生稍等,我先去跟師父說一下。”說完就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