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牧野答道“入我門下,既研易理,亦修武學。”
他見段譽臉上露出猶豫之色,又說道“我知你自幼便受了佛戒,隨高僧理念佛經,又隨夫子讀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十幾年來學的都是佛家的戒殺戒嗔、慈悲為懷,儒家的仁人之心、推己及人,認為武功是打人殺人的法子,不愿修習,你的想法雖沒有錯,卻也不對。”
段譽聽方牧野對自己的過往和心思竟是這般明察,又覺玄奧,又覺正常,心中只想“易理竟是這般博大精深嗎,竟能將我測得這般詳細”,當下便想拜師,隨方牧野學習易理,可一想到還要學武,便又硬生生止住了。
段譽厭武的念頭生了多年,可謂是根深蒂固,這次離家出走,就是因為段正淳逼他學武逼得緊了,此時聽到方牧野說他不對,多少也有些不服,開口問道“有何不對”
方牧野含笑問道“你便當武功只是打人殺人的法子嗎”
段譽大聲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方牧野溫聲言道“你既受儒家和佛家所教,當知周易大有中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之言,也應知佛家講究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卻也分菩薩心腸和金剛怒目。”
看段譽點了點頭,方牧野又道“我且問你,你看到一個好人要被壞人殺害,你是救,還是不救”
段譽康慨答道“自然是要救”
方牧野追問道“那壞人一身武力,你不是天生神力,也未有精通武藝,怎么救難道只憑一腔意氣,去跟壞人講道理嗎”
段譽剛想回答“不錯”,突然想到之前發生的事情,便遲疑了起來,猶豫片刻后兀自逞強說道“我自沖將過去,拼著性命不要,也是要救好人的。”
方牧野頷首笑道“你這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的心思本是好的,可是你即便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也不管好人的死活了嗎,你既不管他的死活,又何必多此一舉去救他,反把自己搭了進去”
段譽一時語結,不知如何辯駁。
方牧野繼續說道“但倘若你會武功,便能敵得過壞人,從他手中救下好人,至于后面要不要懲治那壞人,就可由你抉擇了。武功不僅是打人殺人的法子,也是救人救己的法子,武功沒有善惡,善惡只在人心。”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修武,亦是君子自強之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能容載萬物,自也能容載武學。你,能明白嗎”
段譽一直鉆著牛角尖,只看到了武功不好的用處,如今聽得方牧野一番言論,再想到今日種種事情,固執了多年的念頭頓時大受動搖。
是啊,武功沒有善惡,只是學武之人的選擇不同。荀子勸學有言“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武功又何嘗不是一“物”,我學了它來能自強,更益于做善事,又為何不學段譽啊段譽,枉你讀了圣賢書,卻一直是個榆木腦袋,沒有開竅。
沉思了許久后,段譽臉上露出一絲了然,看著方牧野說道“我明白了。”
方牧野展顏歡笑,問道“你可愿入我門下,隨我研易理,修武學”
段譽當即伏地拜在方牧野面前,口中叫道“徒兒段譽,拜見師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