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樣的德善之舉,方牧野自是肅然起敬,他施了一禮,說道“智光大師德澤廣被,無人不敬,今日得見佛駕,方某幸甚之至。”
段譽素崇佛法,看師父都對這位智光大師敬重,又聽出他話中意思,便也隨著行了大禮。
智光大師合十還禮道“兩位施主有禮了。恕老衲年衰智昏,記不得何時得見過兩位尊面了。”
方牧野道“在下方牧野,這是劣徒段譽,素來敬仰大師治愈浙閩兩廣百姓之功德,只是緣慳一面。方某知大師此番駕臨無錫,乃是有要緊之事,便不耽誤大師,咱們有緣再見。”
智光大師心中詫異,頓了一頓,說道“老衲確有要事,就先告辭,兩位施主,有緣再會。”說完向方牧野與段譽合十一禮,便即離去。
方牧野卻是未動,眼看著智光大師于前方數十丈處的岔路口折而向左,與無錫城的方向背道而行,于是便和段譽將馬匹系在了路旁的樹林中,然后遠遠墜在智光大師身后,往杏子林行去。
智光大師即到無錫,顯然杏子林此刻正上演大戲,應是已到了后半場。方牧野也沒想到,自己來得時間竟是這般巧。
智光大師在前引路,方牧野和段譽吊在其后跟隨,且不說智光大師如今武功全失,即便他巔峰時期,也不能察覺得到方牧野和段譽的行跡。
前行里許,又折而向左,曲曲折折地走上了鄉下的田徑。這一帶都是肥沃良田,到處河港交叉,又行得數里,便到了一片杏子林。
方牧野帶著段譽避開丐幫接引同道、防敵示警的弟子,繞進這片杏子林,就看見前方十數丈處隱隱透來火光,又傳來陣陣人聲。
只聽智光大師的聲音說道“丐幫徐長老和泰山單判官聯名折柬相召,老衲怎敢不來天臺山與無錫相距不遠,兩位信中又道,此事有關天下蒼生氣運,自當奉召。”
又聽一個聲音說道“雁門關外亂石谷前的大戰,智光和尚也是有份的,你來說吧。”
方牧野知道已是到了地方,便與段譽隱在外圍,沒有立時現身。
杏子林中,喬峰本是前來議事,不想竟遭逢奚、宋、吳、陳四大長老及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率領兩百多名幫眾密謀叛變,要廢去他的幫主之位。
喬峰搶先一舉制住全冠清,又憑借十余年來積累的威望,消弭了劍拔弩張之形勢,等大義分舵蔣舵主率下屬救回傳功長老、執法長老以及大仁、大勇、大禮、大信各舵的舵主后,在他們的支持下,平定了逆亂。
其后喬峰以德報怨,代替奚、宋、吳、陳四大長老自刑了法刀,本以為事情已結,不料變故又生。
丐幫中輩分極高隱退已久的徐長老,以及太行山沖霄洞譚公、譚婆夫婦,泰山“鐵面判官”單正,天臺山智光大師等幾位武林中大有名望的前輩,還有馬副幫主的遺霜馬夫人,相繼到來,竟是一起“誣陷”他喬峰是契丹胡虜。
這些人說得頭頭是道,亦有趙錢孫、智光大師等人證,甚至拿出了前幫主汪劍通委托和寫給副幫主馬大元的書信作證據。
喬峰近十年來,每日里便是計謀如何破滅遼國,多殺契丹胡虜,突然間驚悉此事,縱然他一生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乍聞自己身世,竟是契丹子裔,也禁不住百感交集,心亂如麻。
一時覺得他們是心生嫉妒,捏造了種種謊言誣陷自己,一時又覺得他們眾口一詞所說是真,不由得心中一片茫然。
待到馬夫人污蔑他殺害馬副幫主,又拿出一柄不知怎么得來的他恩師汪劍通贈給他的折扇,意指他意圖盜取書信,殺人滅口,喬峰更是心灰意冷,只覺天大地大,竟無自己容身之處。
雖然奚、宋、吳三大長老及大仁、大義、大勇三個分舵舵主,還有大批幫眾愿意相信他,跟隨他,但喬峰不愿因為此事造成丐幫自相殘殺,亦不愿自己身世未明染著臟水,還坐著幫主的位置,心中已然萌生了離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