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童姥又悲又喜,又喜又悲,笑聲之中充滿了愁苦傷痛。
她一副失魂落魄、孤寞凄寂的模樣,看得方牧野和段譽不自禁地便為她難過起來。
方牧野多少也能猜得天山童姥此刻的心境。
她和李秋水皆對無崖子一往情深,兩人爭風吃醋,斗了一輩子,結果無崖子心目之中卻另有他人,此時發現這一點,心緒之復雜,委實難以言說,但大抵上還是“他心心念念的不是她,哈哈哈”,以及“他心心念念的也不是我,嗚嗚嗚”。
又過了片刻,天山童姥情緒稍緩,合上卷軸,對段譽說道“段小子,這幅畫于你無用,便留給我吧。”
段譽答應下來,天山童姥續道“你且在靈鷲宮住下,從明日起,我便開始傳授你咱們逍遙派的武功。”
段譽躬身一揖“是,師伯。”
天山童姥又轉向方牧野,說道“縹緲峰踞于西陲,之于中原景致,卻也別有一番風光,方先生若不嫌棄,還請在靈鷲宮盤桓幾日。”
方牧野拱手笑道“那方某就叨擾了。”
天山童姥道“我今日多有不適,就先去歇息了,改日再向方先生賠罪。”
方牧野道“童姥請便。”
天山童姥又向梅、蘭、竹、菊四姐妹吩咐道“你們快去安排宴席,好生服侍方先生和段公子。”
四女當即躬身領命,天山童姥也自離去。
自此,方牧野和段譽二人便在靈鷲宮住下。
天山童姥每日里悉心教導段譽逍遙派武學,方牧野則是閑來無事,就在這縹緲峰上觀賞游玩,泡泡溫泉。
靈鷲宮一應部眾,知道他是姥姥師侄的師父,是靈鷲宮的貴客,皆對他以禮相待,恭敬有加,日子過得倒也是輕松愜意。
說起來,靈鷲宮之所以有此之名,不僅是因為天山縹緲峰有翼大善飛的勐鷲,還有一種大凋,身高體壯,翅短掌寬,不善飛行卻善奔跑,被稱為靈鷲。
靈鷲宮中,多有善御凋之人,將它們調教得頗通人性。
方牧野初次見到這種靈鷲,不由得就想到了神凋俠侶中,楊過的凋兄,還動了向靈鷲宮要一頭過來帶在身邊,提前占了楊過“神凋大俠”之名的念頭。
這一日傍晚時分,段譽一副有心事的模樣,到了方牧野居住的房中,低聲叫道“師父。”
方牧野微微一笑,問道“可是有事”
段譽猶豫片刻,終于開口說道“師父,童姥師伯過早修習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落下了身弊,不知道師父有沒有辦法,能讓師伯恢復正常。”
方牧野輕描澹寫地問道“是童姥要你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