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鄭重承諾道“趙煦必不負先生所期。”
方牧野笑著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一本冊子遞向趙煦,說道“這本拳譜記載的功法叫做太極拳,乃是一門內外兼修、陰陽相濟的拳法,你要好生修習,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讓你多活些年歲。”
趙煦沒有立即接過拳譜,而是想了一想,隨即跪倒在地,行起拜師之禮,口中說道“弟子趙煦拜謝師父授藝之恩。”
方牧野笑著將趙煦扶起,說道“好,你大病初愈,且好生休息,為師明晚再來見你。”說罷,便飄然而去。
數日后,一場風暴開始席卷大宋朝堂。
起因是太皇太后突地昏迷不醒,據太醫診斷乃是腦疾所致,太醫局一眾太醫對此束手無策,于是趙煦開始親政。
趙煦初操大權,第一件事便是毅然將太皇太后任用的一部分支持舊法的大臣貶謫,一部分舊黨進行調任,接著便是召回章惇、曾布、呂惠卿等革新派加以重用,先后恢復各項新法,并根據先帝時推行新法的弊病,作了改進,以便于推行,同時也采用了一些太皇太后垂簾聽政時制定的法規,且一入新年,便改元“紹圣”,表明了其紹述的決心。
大宋此番動靜,早有細作加急報到上京。
遼主耶律洪基得悉南朝太皇太后昏迷不醒,少年皇帝趙煦新掌大權,斥逐持重大臣,再行新政,不禁大喜,當即秘密召見遼國文武重臣商議南征之事。
只是南征之事還未有決議,耶律洪基卻猝然于睡夢中死去。
耶律洪基駕崩,皇太后暫時攝政,欲立皇太子繼位,楚王耶律涅魯古突地起兵作亂,言斥耶律洪基為篡位偽帝,說先帝立耶律重元為皇太弟,天下皆知,先帝駕崩,耶律洪基篡改先帝遺詔,竊據大寶,皇太叔德重恩弘,感念叔侄之情,未曾計較,但如今耶律洪基即已身死,當由皇太弟耶律重元正位為君,遼國皇位爭奪之戰就此爆發。
皇太叔耶律重元官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位尊權重,手綰兵符,可調兵馬數十萬,楚王耶律涅魯古亦有南院所轄兵馬,兵力遠勝于皇太后方,不過兩日的功夫,便殺進了皇宮,除了皇太子不見蹤跡之外,其余耶律洪基的親眷,盡皆被俘虜殘殺。
耶律涅魯古當即昭告遼國,立皇太叔為帝,并于三日后登基,不料就在登基前夕,耶律重元與耶律涅魯古均死于皇宮之中,一時間,遼國戰亂又起。
雖然戰亂最終被重現的皇太子平復,但一次又一次地打下來,遼國精兵銳卒死傷無數,元氣大傷,再不復以往威勢。
而大宋自復行新法之后,國力蒸蒸日上,紹圣四年,大理舉國歸順大宋,已經繼位為帝的段譽被封為大理王,爵位世襲罔替。
同年,大宋改年號為“洪武”,其后大將章質夫奉趙煦皇命率軍進攻西夏,于胡蘆河川三戰三捷,于平夏城擊敗敵軍三十萬,迫使西夏上表投降,重歸大宋統治。
洪武三年,趙煦御駕親征,率領八十萬雄兵北伐,于雁門關擊潰四十萬遼軍,隨后長驅直入,一路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一舉收回燕云十六州,并于次年,攻破上京,滅掉遼國。
遼國與大宋世代積怨,如今遼國被滅,大宋立時舉國上下無不歡慶,宰相章惇率百官稱賀,朝野文士俱都歌功頌德。
趙煦雖被盛贊,卻不自滿,他心中知曉,如今大宋的輝煌,皆是由師父而來,想著師父教導的言語,他的目光變得深邃悠長,遠遠望去,落向了大宋版圖之外的地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