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牧野一招斬殺趙宣素,最高興的莫過于老劍神李淳罡了。
他雖早知方牧野在武道一途上已然超過了自己,卻未曾想過對方在劍道上竟也有著這般淵深造詣,實不下于自己,一時見獵心喜,于是時常拉著方牧野論劍,興起之時,還會過上幾手,比劃一番。
兩人過招之時雖未盡全力,然而畢竟是兩位陸地劍仙論道,難免引發天地異象,大海之上,時不時風起云涌,卷起千尺浪,恍如末日。
便這般又經過了數日的大海航行,方牧野一行人終于遠遠望見了前方陸地上武帝城巍峨的外城墻。
徐鳳年立在船頭,沉聲道:“這一路行程,終于到了終點。”
李淳罡感慨道:“是啊,這就是武帝城。”
老劍神眼神中露出幾分追憶之色,感慨道:“以前,這座城可不是叫做武帝城的。”
方牧野問道:“前輩,那它原本叫什么名字?”
“臨觀城。”
李淳罡緩緩說著:“它本是春秋時東越一位皇族的藩城,名字取自幾千年前張圣人游歷東海時詩篇中的一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后來起始無名小輩的王仙芝在江湖上一戰再戰,被東越皇族器重,納作女婿,想借王仙芝的無敵武力,興兵叛亂篡國,結果卻是失敗了,之后被大軍圍城,那皇族在城頭當著六萬甲士自盡,希望以一人死抵去全城罪,可惜東越皇帝仍是不愿放過,當然不是說要誅九族,畢竟若是如此,殺著殺著不就殺到皇帝老兒自己一家頭上了?但屠城卻是必不可免的。”
說到這里,李淳罡停了下來,徐鳳年急忙追問道:“后來呢?這城被屠了嗎?”
“自然是沒有。”
李淳罡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恰好那時王仙芝與我大戰后歸來,也不與皇帝廢話半句,直接從城外殺到城下,將城主尸體送回城內,再從城內殺到城外,如此來來回回殺了三趟,最后一次,殺到了離東越皇帝王帳才三十步之遙,殺得世代作為東越禁衛軍的東越劍池精英死絕,王仙芝以一人之力逼迫皇帝訂立城下誓約,這才造就了那個春秋時在東越獨立鰲頭的武帝城。”
這件事情雖然不算是什么江湖秘聞,但畢竟年頭已久,船上除了老劍神之外,也就歲數大些的魏叔陽知曉。
眾人聽著李淳罡緩緩道來,仿佛看到了王仙芝當年的無敵風采。
徐鳳年指著武帝城城墻上閃光的地方問道:“那上面是什么?”
李淳罡回答道:“這是數十年來,無數江湖高手登城求戰,無人能戰勝王仙芝,這城墻之上,便是敗者留下的兵刃。”
“老黃的劍匣就在那。”徐鳳年目光悠悠,仿佛看到了那個熟悉的物件,又仿佛看到了那個經脈俱斷,盤坐于城頭,頭望北,死而不倒的身影。
大船臨岸之時,青鳥上前稟告道:“世子,下船后,大約行進一盞茶的工夫,便能進城。”
徐鳳年收斂思緒,說道:“不走那邊。”
青鳥不解問道:“那該怎么走?”
“繞路,走西門!”徐鳳年聲音里透著一股堅定。
方牧野佯裝問道:“老黃當初也是走的西門嗎?”
徐鳳年點點頭:“老黃就是從西邊進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