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沒有問題,我可以請一些女人,讓她們幫助搜身。”
王仲策淡定地喝了一口茶,慢聲細語的回應道:“蘇燕尚書,你不用擔心。
我們招賢館的考試,不怕考生作弊。
大明朝科舉,他們所有人的考題完全相同,使用還是八股文答題法。
大明朝舉行這么多年科舉,題目固定從儒家幾本經典書籍里面選擇。
八股文只要猜對考題,就能寫出經典的答卷。
八股文發展這么多年,也有許多精彩的范文,供考生抄襲。
只要提前押題成功,帶小抄的利益很大。
我們完全不同,這場考試主要篩選考生是否識字。
一共有六套試卷,每個相鄰考生給予的考題,都是不同類型。
還不固定體裁,可以隨心所欲答題。
每一名考生,對同一道題的答案都不同。
真出現完全相同的答案,那肯定是有人作弊。”
蘇燕聽到王仲策的解答,他就不再糾結。
他讓巡檢把主要精力放在維持秩序。
兩個時辰過去,清脆的鈴聲響起。
“考生立刻起身,停止答題。
現在答題,考試成績作廢。”
考官大聲宣布考試結束,開始挨個收起考生桌上的試卷。
考生試卷被收集好,經過糊名之后。
交給負責評卷的考官,評判考卷的分數。
王仲策看著面前,站著一排的考官。
他再次重復評判卷子的標準。
“這次招賢館第一輪考試,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識字率和基本邏輯。
只要言之有物,哪怕是說些危言聳聽的話語,也要給他及格分。
及格的標準,就是考生文化水平,達到蒙學先生的程度。”
考官開始批改試卷,每一份試卷,都由三名考官批改。
試卷的成績,會被另外記錄,由主考官進行統計。
三名考官給出的分數差距太大,就會有主考官重新審核這份試卷。
盡量保證試卷不會因為某一個考官的喜好,給出太低或太高的分數。
六月十八,經過三天時間緊急批閱試卷,初試的成績已經公布在招賢館門口。
紅紙黑字,按照人名和籍貫排序,貼了一整墻。
杜源和一群朋友,在找尋著自己的分數。
他很快看到自己的籍貫和名字。
漢中褒縣杜源,98分。
這個分數他非常滿意。
他身邊一名考生,看到自己的分數,瘋狂的大吼道:“這怎么可能,我怎么才五十八分。
只差兩分,竟然只差兩分,老天為什么這么對待我。”
這名考生哈哈大笑,狀態瘋狂的跑出去。
杜源知道,這人受到巨大的刺激,心態已經失常。
他之前每一次鄉試,都能看到因為中舉或是不中舉,導致瘋癲的情況。
杜源看到自己身邊的考生,大部分都過了及格線,獲得筆試的機會。
他心中有些緊張,官位一共就這么幾個。
現在這么多人競爭,實在是太多了。
他心中琢磨,要通過什么樣的方法,盡可能排除一些競爭對手。
杜源面色和藹的說道:“兄弟們,大家已經過了招賢館的初試,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統領府的招賢館,它和大明朝的科舉完全不同。
大明朝科舉之后,我們需要熬很多年,等待官府出現空缺。
誰都不知道,自己有機會補上哪一個缺。
統領府不一樣,招賢館的筆試,都是由各個不同的衙門負責出題。
每個衙門的筆試和面試,題目都是不一樣。
衙門的考試時間基本相同,選擇其中一個,就不能選擇第二個。
大家都已經想好,要進入哪一個衙門了嗎”
一名矮胖的考生最先說道:“我顧平安要進工部,我太祖爺爺以前在川渝地區修過水利。
我們家傳書籍,有專門講述水利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