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年紀,已經沒有幾年好活。
現在的人,大多數只能活到五十歲。
他們十六名老師,要教育益門鄉小學三百多名孩子。
韓翠柏很客氣,把學生和合同都交接好。
他只是一名正九品的鄉長,柳馨也是從九品的校長。
“柳校長,這是最后一批學生。
每到初一十五,我會派人接學生回村。”
柳馨把孩子交給其他老師,她連忙道謝:“謝謝韓鄉長,對我們小學的支持,這幾天你辛苦了。”
柳馨校長送走韓鄉長之后,她和老師一起,安撫因為剛到陌生地,哇哇大哭的學生。
這些村里來的學生,剛離開他們父母,都非常敏感。
福利院送來的學生,因為小時候遭受過各種苦難,精神更加堅韌。
他們剛來到小學,不哭也不鬧。
柳馨帶著最后一批學生趕往宿舍。
讓學生們盡快熟悉自己住的地方。
無論是七歲的孩子,還是十二歲的孩子。
他們通通都是一年級學生,從最基礎的拼音教起。
小學一共分為語文、數學、自然、歷史、體育這四門課。
柳馨負責教授數學,現在只需要教授簡單的加減乘除。
高年級需要教授珠算和會計。
語文課從拼音開始教。
歷史不是由老師教,而是由鄉間祖廟的祝師教。
自然這門課,老師們都是學生,看不懂書本上的內容,只能照著課本念。
體育課是由鄉里的巡檢來上課,主要教導學生們練隊列。
學生們經過幾天的習慣,所有人都適應小學的住宿條件。
柳馨查看孩子們的生活。
學校除了老師,還有其他工作人員。
她們大部分是婦女,負責給學生做飯,照顧一些年紀小的學生。
柳馨看了一眼旁邊的日歷,今天是八月一日,這是所有小學開課的時間。
老師們帶著所有學生來到操場上。
“同學們,我是你們的校長柳馨,我們先對蘇統領的石像行禮。
大家跟著我做。”
柳馨對著蘇統領的石像,鞠躬成九十度。
“感謝蘇統領。”
孩子們學著他的樣子,像蘇河的石像鞠躬。
同時說道:“感謝蘇統領。”
有幾名學生愣愣的站在原地,忘記了鞠躬,在場的老師立刻糾正他們。
孩子們鞠完躬,老師帶他們走進大教室。
教室非常寬廣,三百多名孩子,分成六個班,每個班五十多人。
柳馨在操場上,等待教授歷史的祝師。
她等了不一會兒,就看到一名滿頭大漢的青年男子走進學校。
“堂哥,提前告訴你今天開課,你怎么這么晚才來。”
柳廣盛看著柳馨,眼神中充滿著寵溺。
這是他親妹妹,為了家族考中統領府,成為一名小官。
她還為自己擔保,讓自己從煤礦的統計員解脫,成為益門鄉祖廟的小祝。
他現在身上依然背著刑期,但當祝師,這個工作很輕松,還可以減刑。
柳廣盛眼中還有著血絲,他有些疲憊的說道:
“鄉里祖廟剛建好,一共就五個祝師。
臨河村前幾天有人去世,因為那里太偏僻,只能我去主持葬禮。
我連夜翻山走回來,去祖廟換身衣服就過來。”
“大哥你受苦了,我們快去上課。
等咱們安穩下來,把大嫂和侄兒接過來,讓你們一家人團聚。”
他們兩人走向教室,這里的房間很大。
現在的學生,都在靠近宿舍的這棟房子,其他房子現在空著,留著給以后的學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