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坑作為灶臺,在坑底添加柴火煮飯做菜。
這兩個小坑,都連接到中間的小坑。
中間小坑聯通三條三米長的排煙溝。
排煙溝上搭建樹枝,用土蓋好。
這就是無煙灶的搭建方法。
炊事班升起火,灶上不再是滾滾濃煙。
煙都通過煙道分散開,只有幾縷細煙散到空中。
無煙灶不是完全無煙,它是把煙分散開。
只要不是近距離觀看,根本看不到這里邊有煙。
無煙灶能讓大軍埋鍋造飯時隱匿自己的位置,不會被敵人在遠處發現。
張初九來到關押俘虜的地方,通過與他們聊天。
讓這些人意識到大明軍官在不斷壓迫他們。
他們所有苦難日子,都是大明官府壓榨產生。
張初九引導著俘虜的情緒。
調動別人情緒,這是祝師最擅長的手段。
真有死硬分子,那只能上刑罰。
最好用的刑罰,是不給俘虜喝水,不讓俘虜睡覺。
一般人能挺過鞭子抽,但挺不過去這種與熬鷹類似的刑罰。
現在時間緊,張初九只能上簡單快速的懲罰。
旅長韓叔涼和參謀長李文芳,邊吃飯邊商量一會兒的攻城計劃。
李文芳打開軍用地圖,道:“我之前經過參謀部李鳳鳴參謀長培訓。
我多次模擬攻打廣元城、劍門關等四川重鎮。
像廣元城這里,城池都建在山邊。
我們無法采用壕溝掘進,城下埋火藥,這種傳統攻城辦法。
這種辦法,只有在平原地區,才能發揮它們的作用。
像劍門關這些城池,都是依托山體修建。
我們也無法挖開地基,用火藥炸踏城墻。
只能采用傳統辦法,通過大炮攻城,架著云梯攀登到城墻上。
廣元城我們還有信心,通過傳統辦法攻下。
那天下第一雄關劍門關,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辦法能攻下。
歷史上攻陷劍門關,都是通過長時間圍困,攻城方傷亡非常大。
或者四川或是劍門關內部出現問題。
李鳳鳴參謀長信心很足,我猜測是我們在劍門關有內應。”
李文芳知道蘇統領選擇進攻劍門關。
一定是有辦法應對劍門關,要不然湖廣是更好的選擇。
但他不知道這種嚴格保密的內容。
他只是一個熟讀兵書的讀書人,都能看出來現在形勢。
久攻不下劍門關,他們漢中府形勢非常危險。
蘇統領和李鳳鳴參謀長肯定比他更厲害。
韓叔涼聽到參謀長李文芳的話,他自信十足的說道:“我就擅長傳統的攻城戰術。
怪不得蘇統領讓我來打頭陣,蘇統領就是看到我的能力。”
韓叔涼信心非常足,他手中的兵力多,特別是手下的兵嚴格遵守軍紀。
紀律服從性非常好,他下達命令,能完美執行。
這在大明軍中,根本不可行。
他指揮自己的家丁兵,都需要考慮情況。
張初九走了過來,看到他們兩人邊吃飯邊聊天。
他坐下拿起一個饅頭。
“豬肉燉紅薯粉條,這菜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