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壯派遣偵察兵順著這些騎兵的蹤跡,偵查明軍的情況。
他們聽取偵查兵匯報成果。
祝師潘宏才聽到偵查兵的匯報,他好奇的詢問道:“明軍的騎兵,在平時趕路時,為什么不騎馬。
士兵怎么下馬牽著馬匹行走,這還是騎兵嗎”
李大壯聽到這個問題,他解釋道:“潘祝師,你有這個印象,是受到戲曲和小說影響。
沒有騎兵會騎著一匹馬長期奔襲,還能發起沖鋒。
草原上的騎兵,比如韃靼和建奴,他們的馬多,普遍是一人兩馬或是三馬。
平常走路騎一匹馬,作戰時騎另一匹馬。
我們中原地區,馬匹非常珍貴,騎兵不可能有兩匹馬。
只能下馬陪著馬匹一起走,等到發起進攻時,再騎馬作戰。
馬匹的爆發力很強,但耐力沒有人強。
人一天可以行走七十里,馬匹可做不到。”
參謀長段瑞德嘆口氣說道:“明軍騎兵已經向我們發起進攻。
現在這個時間,只夠挖一些陷馬坑,放一些地雷。
如果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建立穩固的工事。
與明軍打陣地戰,這些明軍肯定不是我們對手。”
李大壯自信的說道:“不用害怕明軍的騎兵。
如果是草原異族,我還有些擔心。
大明的軍隊,已經爛透了。
只要能擋下第一波攻擊,就是我們圍剿明軍。
我相信我們的火器,能擋住明軍騎兵第一波攻擊。
再強大的騎兵,也頂不住大炮。”
李大壯開始書寫軍令,讓參謀長段瑞德把軍令傳達到各團。
士兵以團為單位,排列成一個小方陣。
每個方陣內,都有大量75輕型火炮,組城的炮兵陣地。
李大壯已經能看到前方煙塵滾滾。
明軍的騎兵,正式向他們發起進攻。
他們軍陣也排列好,每個團組成一個方陣,一共九個方陣,應對明軍的騎兵。
在軍陣前方,還鋪設有大量的陷馬坑和地雷。
李大壯站在最中央的團方陣里,把長城軍旗和他的將領旗高高升起。
沐啟申帶兵沖鋒到近前,看到黃衣賊的軍陣。
“哈哈,黃衣賊果然毫無準備。”
他看到這個陣型,就知道黃衣賊準備的很倉促,都沒有布置拒馬等防御器械。
沐啟申害怕黃衣賊有埋伏,先派出一小股騎兵去試探。
他經過多次試探,黃衣賊后面沒有援軍。
只是軍陣前方有一些陷馬坑和會爆炸的東西。
他先派四川明軍,對黃衣賊的軍陣發起進攻。
云南步兵跟在后面,填平陷馬坑。
功勞他要自己留下,危險先讓四川明軍承受。
沐啟申知道黃衣賊擅長火器,他也觀察黃衣賊的火器威力。
四川明軍攻擊了兩次,第二次直接潰逃。
兩次攻擊,傷亡了五六千人,這只軍隊基本廢了。
他們也沒有攻破黃衣賊的軍陣。
但他們已經把中軍的陷馬坑和會爆炸的東西全部清除。
沐啟申看到時機成熟,他帶著騎兵,向黃衣賊軍隊發起進攻。
兩千名騎兵集體發起沖鋒,形成一道洪流,直接殺向黃衣賊的中軍。
沐啟申想要把黃衣賊的將領抓住,這才是最大的軍功。
步兵緊跟在騎兵后方,等騎兵攻克軍陣,步兵就跟上擴大戰果。
李大壯用旗語和信號彈指揮軍隊。
“開炮,用霰彈。”
軍陣讓開一個口子,讓后面大炮發射霰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