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蜀王府也很窮,根本拿不出多少銀兩。
我給你一千兩銀子,你再去其他士紳那里,讓他們捐獻一些錢。
大家湊一湊,現在都這時候,就不要太吝嗇。”
張論早已預料到朱至澍的反應,他笑呵呵的說道:
“殿下,您帶頭出五十萬兩銀子,為為城內所有人做個榜樣。
您都出五十萬了,蓉城的士紳和商賈,怎么也要拿出一萬兩。
到時候分出一點點給那些守城的軍戶,讓他們賣命守城。
剩下的銀子,咱們七三分賬。”
蜀王朱至澍聽到張論這么說,他眼睛一亮。
“張巡撫,我能獲得七成銀子,這個事可以做。”
“殿下,您不用出力,三成就夠了。
七成是我們這些官員,我還要給其他人分潤,給足錢才能讓下屬用心辦事。”
朱至澍聽到他只能拿三成,很不高興,但也只能答應下來。
張論和蜀王朱至澍達成協議,他派衙役大張旗鼓,從蜀王府里搬出五十萬兩銀子。
他親自寫信邀請士紳和商賈們來巡撫衙門,商量助餉的事情。
這些士紳和商賈,看到蜀王府都助餉五十萬兩銀子,知道自己不出血根本走不出屋子。
他們個個都哭窮,只想捐一兩千兩銀子。
張論瞪著眼睛看著他們,慢慢的品著茶,沒有回話。
嚇的這些士紳和商賈,把捐款數額提高到一萬兩。
張倫這才送客,讓他們盡快把銀子搬到巡撫衙門。
士紳和商賈的動作很快,一箱箱銀子搬到巡撫衙門。
丁云珍給鬧餉的丘八們發放欠餉和賞銀。
他看到巡撫衙門院內,還剩下一箱箱的銀子,比給丘八們發餉的銀子多多了。
“還是大人撈錢的手段高明,這是士紳和商賈為國舒困,御史也沒辦法彈劾大人。”
“這還是小錢,大錢在后面。
你去派人,挨家挨戶統計城內的青壯。
每戶都要出一個丁口,給我上城墻守城。
不想出錢的戶,必須出5兩銀子。”
丁云珍驚嘆道:“大人真高明,士紳和商賈才出多少錢。
蓉城有這么多百姓,肯定有富戶不愿意守城。
一戶出5兩銀子加在一起,這是一筆龐大的數字。”
張倫看著師爺丁云珍的驚嘆,他笑而不語。
他這下手還算輕,要不是為了守住蓉城,丘八們的錢,一文都不用發。
“那些丘八們怎么樣”
丁云珍聽到張論的問話,他立刻回答道:“大人,給丘八們發下欠餉和賞錢。
他們都高高興興拿起武器,登上城墻準備守城。
銀子到位,丘八們士氣很足。
我覺得守上幾個月,沒有什么問題。”
張論聽到后非常滿意,只要他能守住三四個月,足夠朝廷調齊兵馬。
兩廣和湖廣的兵馬,肯定會入川。
到了那時候,蓉城的危機就會解除。
王林江走出巡撫衙門,他看到沒人注意,呸了一口。
這些慫蛋對付賊寇沒有辦法,但收刮民脂民膏的手段真多。
他作為鹽商,一萬兩銀子真不多。
這一萬兩銀子用來守城,他覺得花的值。
但這一萬兩銀子,基本都進了當官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