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堅娶的是大戶嫡系,他取的是旁系,待遇完全不同。
大門打開,管家驚呼道:“老爺回來了。”
馮三秋看到前院房門突然被推開,幾個丫鬟,抱著一個嬰兒。
還有丫鬟,攙扶一個臉色蒼白的女子。
這個小腳女人,平時走路都費勁,現在小跑過來。
石大堅看到他們,上前走了過去,道:“剛生完孩子不久,你們走出來,受到風寒怎么辦。”
立刻讓她們走進屋中。
這名女人看到石大堅回來,她放松下來,好像又看到了主心骨,很聽話的回到房間。
自己夫君很久沒有消息,她懷孕時就十分擔心。
現在看到夫君回來,終于能放心下來。
石大堅邀請馮三秋進入客廳,他拿出一瓶地瓜燒。
“咱們兄弟喝一場,這是我家存的酒,現在可是稀罕物品。”
馮三秋也喜歡喝酒,他陪著老班長喝酒。
聊著他們把大明三邊總督楊鶴抓住,聊著之后的發展。
蘇河來到都督府軍政部,軍政部代部長文景明,正在帶領一群祝師整理資料。
文景明是二師祝師,攻打貴州平越府,擊潰貴州大明援軍時。
他被山林里的毒蟲咬傷,導致右眼失明,退出前線。
蘇河任命他為軍政部代部長,處理好軍政部工作,就正式任命他為部長。
前線部隊的師旅級祝師,都是蘇河的學生,經過重重考察,忠心沒有問題。
文景明還被授予祖廟太祝的身份,擔任軍政部代部長,負責管理軍中政務和所有軍中祝師。
軍中絕大多數祝師,都是蘇河的學生。
蘇河地位已經穩固,他把一些權力交給其他人,讓他們幫助自己更好管理軍隊。
這些權力,蘇河隨時可以收回。
君主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學會知人善用,掌握好權力分配的技巧。
文景明看到蘇河過來,他放下手中的資料,走過來說道:“校長,軍政部已經完成陣亡士兵的撫恤工作。
恢復好的傷兵,我們也已經完成工作分配。”
“傷兵有數千人,官府的職位夠嗎”蘇河詢問道。
他這段時間,一直處理稱王大典的事情。
傷兵安排工作,交給文景明、王仲策、錢明義三人協調處理,這三人的職權涵蓋各個衙門。
文景明拿過一份資料,遞給蘇河看。
他同時簡單的總結道:“校長,我們一共有三千八百名傷兵,恢復基本的健康。
大部分傷兵,都原地安排在四川。
這也是我們用外地官員管理四川的途徑之一。
他們大部分被安排鄉間的巡捕所,負責管理鄉村治安案件。
處理一些鄉間村民的糾紛,抓捕鄉村中的犯罪分子。
巡捕下鄉,需要的人員極多,能給傷兵很多的崗位。
根據士兵的意見,不愿意下鄉的士兵。
安排到屯墾兵團當軍官。
識字的士兵,有很多人選擇到鄉公所當一名吏員。”
巡捕下鄉,這是蘇河親自安排的重點政策。
這是統領府權力下鄉的重點支柱之一。
沒有深入到鄉村的暴力機關之稱,權力下鄉就是空中樓閣。
文景明繼續說道:“對于軍官,他們的安排更加豐富。
主要有三種選擇。
調運到二線部隊,屯墾兵團、新兵營和新設立的警備軍。
轉業到地方,擔任官府屬官、校長、祝師等職業。
轉業到公司,擔任公司經理或工廠廠長。
后兩種選擇,需要軍官有一定相關才能,至少要能識字,會書寫公文,才能獲得這些職位。”
蘇河翻看的資料,大部分軍官,都選擇第一種。
少部分有相應才能的軍官,才選擇第二種和第三種。
新成立的警備軍,它和屯墾兵團性質差不多。
他們主要駐守在城池,為了應對巡捕無法應付的危險情況。
比如有一支小股部隊,從偏僻地方繞過前線守軍,進攻他們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