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張德志起身贊同道:“我覺得張祐楓侍郎說的很好,秦王殿下還沒有稱帝,但也應該準備年號。
哪怕不準備年號,那也不能用崇禎的年號。
今年的紀年是秦王一年這種,這屬于先秦時期的禮制。
那時諸侯王都沒有年號,秦惠文王、秦昭襄王這種都是謚號,死后才封。
當時都是秦王幾幾年,現在秦王殿下也可以這樣使用。”
蘇河聽到他們討論年號,他笑了起來。
“關于紀年這個事,我早有準備,并連時間也進行一些修改。”
“田家鵬,你過來給大家講解黃帝紀年和時間變化。”
蘇河準備稱王之前,就想到紀年這個事情。
他認為現在使用年號紀年太混亂,用年號紀年。
這在小農時代,社會變革非常緩慢。
大明洪武年間和崇禎年間,整個社會幾乎沒發生大規模的變化。
依然是小農經濟,經濟結構不發生變化,社會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蘇河卻知道,一旦開啟工業化。
工業導致社會的變革,那超出現在人們的想象。
再用年號紀年,就非常不合適。
蘇河準備采用統一的紀年方法。
他在黃帝紀年和始皇紀年兩種選擇里,選擇了黃帝紀年。
祖廟宣傳炎黃信仰,黃帝又是華夏所有人的祖先。
黃帝正式成為華夏共主,也代表著華夏文明的起源,人不能忘本。
田家鵬打開一份資料,他向眾人講解。
“我根據秦王殿下的安排,開始計算黃帝成為華夏共主,到現在的時間。
現在是黃帝紀年4328年,為了方便大家記憶。
黃帝紀年4328年簡稱開元4328年。
嚴肅的歷史文獻和重大場合使用開元4328年。
一般情況下會直接稱呼為4328年。
我們華夏文明,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田家鵬介紹完,所有官員和百姓代表都沒有反對。
他們能接受黃帝紀年,這樣的統一安排,也讓記載時間更加簡便。
不需要換一個君主,就要重新計算時間。
田家鵬繼續講道:“秦王殿下為了讓時間更精確,他決定把每一個時辰,劃分成兩個小時。
每一個小時六十分鐘,每分鐘六十秒。
我們會推出新的日冕和計時沙漏。”
蘇河確定更精確的時間,主要是為了工業發展。
煉鐵和化學反應,都需要記錄精確的反應時間。
以前那種幾柱香、幾息的叫法,沒有固定時間,完全憑經驗和贏的感覺。
這導致工匠的經驗,只能親自教授給他的徒弟,沒有辦法通過文字記載后推廣。
蘇河準備中學教材,他前世知識里,一些避不開的單位,也會逐漸搬運過來。
讓蘇河修改單位,重新推導一遍各科的公式定理,他沒有這個本領。
現在沒有研制出鐘表,靠著沙漏計時,連續計時準確度不夠。
但短時間計時,比估算的經驗要準確很多。
時間的細分,對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沒有影響,這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秘書處處長錢明義站起身建議道:“蘇統領,貴族有勛章表明他們的等級。
我認為軍隊和官員也應該在某些地方,表明它們的品級。
讓人一眼就認出來,這名官員是幾品官員,他是屬于哪個衙門。
我這里有幾套圖紙,請秦王殿下和眾位官員參考一二。”
這是蘇河讓錢明義準備給官員和軍官,制備統一樣式的官服和軍服。
要求就是任何人能一眼明確識別,這個人的品級和大概職務。
貴族有勛章別在左胸前,勛章的材質,就能表示這個人的爵位。
爵位高低和官員品級沒有強制性要求。
蘇河在之前,為了防止爵位和官員等級的地方沖突,就沒有規定不同爵位的服裝,只用勛章表明等級。
眾多官員和百姓代表,他們給錢明義手中的幾幅圖投票。
他們選出都是最明顯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