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
他一抖韁繩,老黃牛繼續在稻田中移動。
水稻收割機鋒利的刀片,輕易割斷了水稻秸稈。
它們經過水稻收割機的梳理,整齊的倒在收割機的兩邊。
后方有農場的農民,開始把倒下的水稻捆扎起來。
搬運到后方的牛車上,拉到農場曬谷場,那里有脫粒機對水稻進行脫粒。
張祐楓看著收割機收割水稻的場景,震驚道:
“現在收割水稻,竟然變得這么容易。
這些老年人可以使用機器,輕松收割水稻。
那百姓家里的農婦,他們也能使用收割機,進行水稻收割。
這樣一來,剩余的青壯,就能投入到更多的重體力工作。”
錢富文站在張祐楓旁邊,聽到他的話,道:
“現在還不行,收割機的價格太高,牛的價格也很高。
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收割機,他們依然選擇用艱苦的勞動,用鐮刀收割自家的田地。
但現在也有些富農,購買收割機,其他人可以租用他的服務。
很多人用一筆不多的錢,讓富農幫忙收割田地。”
蘇河聽到他們兩人的談話,道:
“錢愛卿說的對,現在收割機成本太高,效率也有些低。
百姓們收割田地,還是以人力為主。
百姓傳統思想認為自己的勞動不值錢,讓他們出錢購買收割機服務,略有積蓄的人家也舍不得。
現在不想自己下田用鐮刀收割,雇用收割機幫忙。
主要是村中做小生意的富戶和之前的士紳。”
蘇河說出各地調查上來的報告。
現在收割機,在百姓之中使用率很低。
別說是現在這種簡單的收割機。
哪怕后世自動化程度極高的收割機。
華夏大地農民收入普遍提高時,機械收割價格又很低,農民這才選擇使用收割機。
鄉村中使用最廣泛的機器是脫谷機和碾米機。
人力脫谷的效率太低,脫谷還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
不趁著天氣好,完成脫谷工作,對糧食進行晾曬,糧食很容易發霉。
舂米太過勞累,效率也極低。
村民們寧可用這個時間出去打工,他們也絕不會自己舂米。
他們把水稻和小麥交給鄉里的小型碾米廠,十幾分鐘就能加工完。
蘇河帶著文武官員,觀看一會兒水稻的機械收割。
他對眾人說道:“我們去前方小麥田,看一看冬小麥種植。”
蘇河說完,他先登上馬車,前往冬小麥種植基地。
其他官員也登上馬車,跟著蘇河的馬車走。
文武官員非常多,他們按照職位和等級,幾個人乘坐一輛馬車。
田文恒坐在一輛寬闊的馬車中,他周圍的十幾個人,都是六部尚書或是侍郎。
衛生部尚書是王后娘娘,今天沒有來,其他尚書和侍郎都在這里。
他沖著眾人抱了抱拳,詢問道:“在下才疏學淺,不懂冬小麥是什么
在座的各位,有沒有人知道,冬小麥是哪種作物。
我活了三十多年,還從來沒有聽說,有小麥能在冬天種植。
冬小麥應該不是冬天的小麥。
我聽說紅薯就產自東方一個叫做美洲的地方。
冬小麥是不是也是一個產自東方,它是東方的小麥,簡稱東小麥。”
戶部尚書張德志認可這個分析:“我覺得田侍郎說的對,小麥不可能冬天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