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研究冬小麥的方法和數據,卻是萬金不換的珍貴資料。
他們發放的冬小麥種子,只適用于華夏秦嶺黃淮地區。
在其他東小麥種植區,這種種子就不太適合生長。
技術如果泄露,西方就能培育出自己的冬小麥品種。
冬小麥種植基地負責人李大江,已經提前得知消息,秦王殿下要帶著文武百官,來視察冬小麥種植。
李大江一直在基地門前等待,他看到蘇河他們下車。
他走到蘇河前方,鞠完躬,恭敬地說道:
“微臣李大江歡迎秦王殿下視察小麥種植基地。
歡迎各位同僚,來參觀小麥種植基地。”
他一個地里刨食的農民,沒想到會受到蘇河這么重的禮遇。
士為知己者死,他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報蘇河。
“李愛卿,請起身,你的功勞極大,你一定會名流清史。
冬小麥大面積種植,你將會是第一個進入祖廟供奉的當代人。”
蘇河看這李大江,他非常滿意這個人。
李大江,河南人。
他今年三十七歲,是一個屢試不中的秀才。
又得罪了權貴,導致他在城中活不下去。
只能回到鄉下務農,在鄉間又專研務農,書本上獲得的知識結合實踐,種植技術比很多老農要強。
他學習古代眾多農業書籍,種地的畝產要比尋常人高。
李大江還把技術傳授給其他人,在當地的威望很高。
蘇長勝搜羅種地人才,他的手下把李大江一家全都帶到漢中。
蘇河向文武百官介紹李大江。
“這位是科學院院士,小麥研究所所長,冬麥種植基地負責人李大江。
一等伯爵爵位,科學院院士享受一品官員待遇。”
眾多官員驚訝的看著李大江。
他們沒想到這位不起眼的老農,竟然是一位伯爵。
受封高等貴族,可是需要不菲的功績。
一名商人交稅再多,他也只能是一名勛爵,沒有辦法成為子爵。
科學院這個衙門,直屬于秦王府負責,很多人都不清楚它的作用。
沒想到科學院院士級別這么高,院士就享受一品待遇。
現在整個秦王府文武官員,也只有三個一品。
首相王仲策正一品、都督府副都督,四川都督府都督蘇熊正一品、都督府參謀部參謀長李鳳鳴從一品。
秦王府有實權的內閣首相和貴族體系,蘇河就取消很多加銜,一品官員是最高的官員待遇。
蘇河看著文武百官都很震驚的樣子。
“李院士,你給眾人講講冬小麥,讓文武百官評判一下,你這個科學院院士,該不該封。”
“微臣遵命。”
李大江聽到蘇河的命令,他開始給眾人講解冬小麥。
冬小麥就是在冬天種植的小麥。
這種小麥生命力很頑強,哪怕冬天踩踏,經過霜凍雪埋,它也不會死亡。
來年春天之后,生長的更加旺盛。
在四五月份的時候,冬小麥就能成熟,收割冬小麥。
清理完麥田,小麥田可以接著種植紅薯或是各種蔬菜。
田文恒聽完李大江的講述,瞪大眼睛,驚喜的說道:“李院士真是神人,竟然能在冬天種出小麥。
第二年夏天,就能開始收割小麥。
小麥收割后,還不耽擱種植其他糧食。
這能把土地的利用率,發揮到極致。
這等于我們北方也能像南方雙季稻一樣,種植兩輪糧食,能養活更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