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清楚知道自己的基本盤。
除了自己從小培養的讀書人,能支持他的讀書人,基本都是對大明有怨氣。
他們在大明現有體系,屬于失敗者。
蘇河為他們一條當官的路,這些人不會鬧事。
八股文開始出現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科舉舞弊。
科舉舞弊的手段太多,比如每個人的名字和字跡都不同。
后來糊名加上抄寫,這個辦法無法起效。
但每一個思想流派,他們的文體都不一樣。
考官們肯定會偏向屬于自己一派的考生。
大明朝廷為了規范科考,讓所有考生采用八股文的方式作答。
八股文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變成限制思想的工具。
蘇河一定要取締八股文,除了它已經跟不上時代。
還能對外釋放清晰信號,他會與大明朝抗爭到底。
王仲策聽完蘇河的話,他若有所思。
“秦王殿下考慮的真周到,是我有些想多了。
自古以來讀書人讀書,就是為了當官。
只要他們有官做,這就是吊在他們前方,最大的一根胡蘿卜。
出臺不合他們心意的政策,他們最多只是嘮叨幾聲,即使有人公開抵制,也不會形成規模。”
“警惕一些也比較好,真有人鬧事,我絕對不會留手。”
蘇河在這一瞬間,面露兇狠之色。
在他的治下,讀書人可沒有特權,這些人真敢鬧事,他一定會重罰。
對付這些讀書人,胡蘿卜加大棒,才是精妙的手段。
一味的妥協,只會被他們拿捏。
現在最早的小學生,也只是在上二年級。
秦王府自己的教育體系沒有成長。
蘇河只能用各種方法,拉攏這些讀書人。
但這不意味著,蘇河會毫無底線拉攏他們。
張勝北這幾天,連續不斷參加好幾科考試。
數學考完,他簡直丟了半條命,這些題太難了。
他以為會考進士科,這個他最為熟悉的科目。
沒想到先考取其他科目,把進士科放在最后。
工科這種科目,他是一道題不會,只能交白卷。
秦王府科舉很人性化,沒有搜身,也沒有把所有人都關在貢院。
考完一個科目,就能直接出貢院。
張勝北在他租住的客棧吃飯,同時看著他抄寫下來的答案。
每一科考完,秦王府都會公布答案。
張勝北感覺,他法科考得最出色。
他正收拾中東西,準備去參加最后一科進士科考試。
張勝北突然聽到,隔壁有很大的動靜傳來。
“林兄,看你胸有成竹的模樣,這幾科答的很不錯吧
我就不行了,除了工科成績還行,其他科就比交白卷強一些。
如果進士科成績還很低,我
也只能去工部當一名小官。
還好秦王府分科錄取,給我一個機會。”
林文靜聽到莫雨庭的感慨,他也回復道:“我這次考得不錯,哪怕是進士科答的不好。
我也能進六部,當一個八品的小官。
最起碼這次科舉沒有白參加,考得再差也能混上一個小官。
秦王府正處在大發展時期,晉升渠道很通暢。
做好了很可能有外放的機會,成為掌握一縣之地的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