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北住在福來客棧,他和同鄉士子一起喝酒慶祝。
科舉結束,他就辭去書局的工作。
他進士科成績不清楚,畢竟不知道考官的批卷細則。
副科的數科和法科,答案已經公布,經常他打聽其他人,他的成績至少是前十名。
他保底也是一名八品的官員,即將進入官場,不需要那份工作。
正好同鄉士子李生云聯絡同鄉的士子。
他們這些蓉城寒門子弟就聚集在一起。
張勝北本來不想和人聚會,他不太適應這環境。
但李生云說他有內幕消息,張勝北為了不錯過機會,答應李生云的聚會。
“大家今天少喝點,我得到的消息,今天就是放榜的日子。
我李生云這次肯定能考中,我法科和工科都能中榜。
大家放心,今后我高升后,肯定會提攜大家。”
李生云傲氣十足,他們家可以搭上了大人物。
知道一些公開但很隱蔽的消息。
他老爹就憑借養鴿子發家了,之前給蜀王養鴿子,現在給秦王養鴿子。
這次科舉,他老爹給他一千兩銀幣,讓他多結交朋友。
張勝北默默的喝著酒,他沒有說話。
李生云除了愛吹噓,也沒有其他毛病,他的消息,真的很靈通。
“放榜了,放榜了,今天中午十二點,貢院門前正式放榜。”
巡捕們敲著鑼,按照固定的巡邏路線,傳遞這個消息。
一聲放榜了,客棧內的士子都沒有心思喝酒。
他們整理好衣衫,結伴而行,急忙趕去貢院。
李生云豪氣地說道:“我已經雇好騾車,大家跟著一起坐車走。
能第一時間,看到自己有沒有中榜。”
眾人急忙登上李生云的騾車。
李生云在車上繼續吹噓。
“我法科考的最好,我通過關系打聽好了。
都察院的要求最高,想要進入都察院,成為七品以上的監察御史。
不只是要求考中進士,同時還要求法科必須要前三十名。
哪怕前三十名之中,沒有人去都察院。
這個名次,也不會向后延。
大理寺要求不高,前八十名就能進去,當一名大理寺副卿,協助大理寺卿判案。
刑部考中就能進,沒有特別的要求。
進士沒考中,都是八品之下的小官,這個看似沒有名次要求。
但實際上,副科排名非常重要。
有些崗位,一年就能升遷,有些崗位,一輩子也沒有辦法升遷。
考沒考中進士,這真是太重要了。
七品和八品,別看,只有一品的差距。
普通官職從八品晉升到七品,至少也要熬兩三年,等待提拔的機會。
這還是上面有人晉升,有缺空出來。”
張勝北豎起耳朵,仔細傾聽李生云的講述。
他感覺秦王在不斷加強副科的重要性,削弱進士科的地位。
這次舉行第一次科舉,跡象還不算明顯。
但從各種公布出來的政策,是向著這個趨勢前進。
有人忍不住,開口詢問道:“云兄,你的消息靈通,知不知道這次科舉考試,一共錄取多少名進士。
如果還像大明一樣,每次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