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讓明軍完成合圍,蘇河整體陷入劣勢,成為偏安一隅之地的諸侯。
沒有原材料產地和市場,正在進行中的工業化也無法完成。
蘇河想要保持這個團隊的持續發展。
只能選擇在大明各路明軍,沒有完成合圍之前。
主動出擊,在某一個方向撕開口子,這才能有破局的希望。
蘇河決定了今后的戰略方向。
他放下情報,同蘇長勝說道:
“徐光啟這是為大明,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這種對大明忠心耿耿的官員,他卻受到大明官場幾乎所有人的排斥。
大明的官員,已經爛透了。”
蘇長勝點點頭,道:“秦王殿下,現在已經基本確定,大明朝在明年春耕之前,對我們發起進攻。”
“二狗,激活我們潛藏在明軍中的暗子。
這次大明對我們的圍剿,將是大明的最后一次圍剿。
我們勝利,大明短時間沒有足夠的能力,再次圍剿我們。
再給我們幾年發展時間,大明朝絕對沒有實力圍剿我們。”
蘇荷吩咐蘇長勝,激活潛藏在明軍的暗子。
暗子一共有兩種人組成。
他們救助并培訓的孤兒。
這些人大部分處在底層,只能掌握一些淺顯的情報。
還有一部分暗子,仇視大明朝或朝廷的某些人,這些人之前沒有辦法。
蘇河給了他們另一種選擇,這些人才能搞到更高級別的情報。
軍情局局長楊千鶴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蘇河在凌云殿召集李鳳鳴、文景明、王仲策、錢明義等人。
他與眾人商量,大明朝這次圍剿,他們怎么應對。
這些人都在文華殿或武英殿辦公。
他們聽到蘇河的命令,很快來到凌云殿。
蘇河把蘇長勝獲得的情報遞給眾人看。
他同時說出自己的戰略,詢問這些人的看法。
蘇河最后總結道:
“這場戰爭,我們肯定要打,逃避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關鍵要怎么打,各位說一下你們的意見。”
文景明簡單看完資料,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秦王殿下,我們的軍隊軍人素質比大明朝的軍戶強很多。
士兵的士氣很足,再加上完善的獎懲制度,士兵不怕打仗。
這些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保護家族分到的土地。
他們也會士氣高昂,爆發出強大的戰斗力。
面對明軍的圍剿,我們絕對不能妥協。
我們這次能否勝利,與百姓們的支持密切相關。
我們剛打下四川,現在給農民分了土地,只要沒流露出敗相,這些農民都是我們的鐵桿支持者。
但他們的心思也飄忽不定,我們選擇死守,大明朝就能集中優勢兵力,突破某一些重城。
兵力差距到一定程度,我們火器先進,也守不住一些城池。
在這些農民眼中,那就是我們失敗的跡象。
他們哪怕把土地撂荒,也絕對不會在耕種下去。
必須要主動出擊,把明軍擋在我們的地界之外。
不能讓剛分完田地,心理極度脆弱的農民受到影響。”
文景明從士兵的思想和農民們的思想,這兩個方向支持蘇河的想法。
李鳳鳴看著地圖,他開口說道:
“秦王殿下,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