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激發了工匠的創新性。
有很多工匠連字都不認識,他們就憑借工作經驗的積累。
制造出很多實用的機器,改進了工廠的效率。
齊明貴告知蘇河,這些機器因為水車運行緩慢,效率沒有達到最高峰。
漢水流量更強時,機器的運轉效率更高。
蘇河已經意識到,動力就是限制現在漢中工業發展,最大的一把鎖。
蘇河來到都督府后勤部。
姜之魚帶領屬下,已經建立完善的軍隊后勤體系。
蘇河手中拿著一把做工粗糙的滑膛火槍。
它的槍管都不是用鉆頭鉆出來,而是通過鐵板卷制。
“姜之魚,你猜一猜,這柄火槍值多少錢。”
姜之魚仔細的觀看秦王手中的火槍。
“秦王殿下,你手上的這個火槍,做工有些粗糙。
它是遂發機結構,槍上也有刺刀,看樣子就是我們之前裝備的火槍。
它就是槍管質量太次,由工匠卷制而成,這還是生鐵制造。
看生鐵的光澤和顏色,含磷量有些超標,這樣的生鐵很脆。
它如果裝藥和我們之前的火槍差不多,非常容易炸膛。
我們這里的工廠,已經沒有這種劣質的產品。
秦王殿下,這支火槍應該就是大明生產的火槍。
我們兵工廠滑膛槍出廠價五兩銀幣,線膛槍出廠價八兩銀幣。
這個價格,已經給兵工廠留下足夠的利潤空間。
這支槍各方面都不如我們的滑膛槍,我最多出三兩銀幣,再多就是冤大頭。”
蘇河笑著說道:“三兩銀幣,你太小瞧它了,這只火槍是大明朝制造的火槍。
一支這樣的火槍,大明朝出價十六兩銀子。”
姜之魚震驚道:“這支火槍能值十六兩銀子。”
蘇河把這支火槍,像扔垃圾一樣,直接扔在一旁。
“工業體系不一樣,大明朝現在還是以手工業為主。
這還是崇禎換上徐光啟一系人馬,貪腐沒有那么嚴重。
大明朝沒有辦法獲得廉價的鋼鐵,使用手工打造火槍。
他們的成本很高,每一支火槍成本就在十兩銀子以上。
只憑借我們兩方火器價格的差距,這次戰爭我們就贏定了。”
蘇河看到這支火槍,他就認定這次戰爭必勝。
戰爭拼的就是綜合國力,大明某些方面拉胯一些,他們某一方面補上短板。
這樣的砝碼不斷積累,就會影響勝利的天平。
“姜部長,你負責軍隊的后勤,現在準備的怎么樣。
此戰勝利的關鍵,就看你們后勤部。”
漢中最后一只部隊,李大壯率領的近衛軍開拔。
他們和大明朝的戰爭已經進入倒計時。
姜之魚聽到秦王說,他們后勤部影響著戰爭的勝負。
他感覺肩上的重擔更加沉重,他也更加自豪,自己的部門被秦王這么看重。
“秦王殿下,我們已經和各大工廠、儲糧局糧倉建立聯系。
整個后勤體系,分為內線和外線。
內線的運輸速度更快,利用我們四通八達的水泥路,通過四輪馬車快速把物資運輸到前線。
外線主要是招募民夫,通過馬車和獨輪車運輸物資。
每一支運輸隊,都有軍隊負責保護。”
姜之魚說話的同時,展開后勤交通圖,向秦王詳細介紹,他們后勤部規劃的整個后勤體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