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船只,根本渡不過潯江。
潯江和西江,它就是一條河。
在廣西的那一段,被稱作潯江、在廣東的那一段被稱作西江,入海口那一段被稱作珠江。
張瑜亮看著地圖,提議道:“第一師主要執行攻城作戰。
第三師打通潯江,我們和第一軍通過尋江聯系上。
第一軍那里有充足的物資,兩軍聯系上,更容易打下梧州城。
我們的火箭彈都已經用光,炮彈也剩的不多。
打不通潯江,我們只能作為一個偏師。”
王坤贊同道:“我支持打通潯江,潯江的炮臺都是固定方向,它沒有考慮到西江方向的敵人。
沉船也沉在炮臺的前方,通過西江這里可以接近炮臺。
我們的武裝商船,可以輕易擊毀潯江兩岸的炮臺,為士兵清理沉船制造機會。
武裝商船和炮兵團的大炮,也能壓制梧州城頭的紅夷大炮。”
祝師管云濤等第八軍高層,也贊同這個作戰方桉。
第一師和第三師,沒有軍官反對這個作戰方桉。
“那好,就按照這個計劃行動。”
第八軍立刻開始行動,準備進攻梧州。
第八軍參謀長王坤明向張瑜亮匯報:“軍長,一切準備完畢。”
“第八軍所有炮兵,掩護部隊攻城,第一師嘗試能否用云梯登城。
第三師用武裝商船配合炮兵團,進攻潯江兩岸的炮臺。”
張瑜亮只能選擇云梯登城,沒辦法用炸藥包炸開城墻。
梧州城用一部分山體做地基,哪怕是黃色火藥炸藥包,都沒辦法炸開城墻。
只能用傳統的云梯攻城,嘗試攻下梧州城。
這也是第一軍,長時間沒有攻下梧州城的原因。
第八軍炮兵團的野戰炮一輪齊射,把炮彈打到梧州東城墻上。
“真奇怪,梧州東城墻,上面竟然沒有紅夷大炮。”
王坤猜測道:“應該是梧州的守軍,就沒有想敵人能從他們后方發起進攻。
梧州東城墻,沒有布置紅夷大炮。”
攻城戰極為慘烈,梧州東城墻上面沒有紅夷大炮。
明軍靠著滾木、石和金汁等傳統守城工具,也抵擋住秦軍的多次勐攻。
秦軍進攻梧州城多次,都沒有登上梧州的東城墻。
第八軍祝師管云濤看到這種情況。
“軍長,這樣不行。我們的精銳白白耗在攻城戰,這個戰場就是絞肉機。
我們必須要想出更好的攻城辦法。
我軍人數本來就少,還沒有與第一軍打通聯系,沒有新兵營補充新兵。
現在損失一個戰士,那就少一個戰士。”
張瑜亮也沒有辦法,要是有火箭彈,直接用火箭彈打到城墻內,士兵就有機會登上城墻。
“打通了,潯江打通了。
軍長,我親自渡江與第一軍聯系。”
王坤參謀長面帶驚喜的說道。
張瑜亮聽到這個消息,他也萬分驚喜。
“你們三人,誰都離不開,現在這情況,我去最合適。”
一個身形高挑的大漢,走近營帳,他身上還沾著血跡。
這是剛視察第一師攻城的第八軍副軍長游廣校。
秦軍副職的權利不大,一般都是準備提拔的軍官,通過副職歷練。
戰爭中,一旦主官陣亡,副職將會頂替主官,立刻接管軍隊。
張瑜亮看著游廣校,他平時在軍中很低調,作戰會議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