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計梧州的糧草,只能保證兩個月到三個
月所用。
三個月時間,南直隸等地的官軍,根本趕不來梧州。
熊總督和二十多萬明軍,必然會兇多吉少。
熊總督孤注一擲,抽調大量廣東兵馬,前往梧州城。
憑借現在廣州城這里的弱兵,根本擋不住秦軍的進攻。”
鄭子良介紹完現在的局勢,他語重心長地說道:“眾位同鄉,秦軍即將入主廣東,請各位早做打算。”
他拱了拱手,就離開了鼎和樓。
其他士子,得到這個消息,也回到了家中。
他們必須與家族商量,怎么應對秦軍的到來。
李盛明來到家中,看到家中老父親,正在焦急的來回踱步。
“爹,我們家怎么辦”
“咱們家主要從事海貿,秦軍到來,對我們也影響不大。
那些田產秦軍要收,那就收回去。
秦軍的報紙,已經在鼓吹海貿之力,秦王蘇河絕不會禁止海貿。
他們初來乍到,需要我們這些熟手配合。”
“爹,我們為何不北上躲避。
秦軍的法律太過嚴酷,比歷史上的暴秦還殘暴。”
“躲,那能躲到哪里。
南直隸,那地方能安穩幾年,京城也未必能安穩。
最好的選擇,就是出仕秦王。
你要是沒這個能力,局勢又不對,咱們家只能遠走海外。
爪哇島那里的漢人很多,我們家和那里也能攀上交情。
就是那里紅毛人勢大,咱們這新去的人太難站穩腳跟,這是最后的選擇。”
“爹,我看過秦王那里的科舉考題,題目不算難,兒子有信心考中。”
藍蘭剛到家里,就看到家中正在收拾細軟。
“少爺回來了,老爺已經收拾好東西。
我們現在立刻就出城,順著北江去南雄府。
局勢一旦不對,立刻躲到江西。
大明能戰勝黃衣賊,我們再返回廣州。”
藍蘭看到家族倉皇而逃,家里把廣州這里的基業全部拋下。
數萬畝良田,一定會被黃衣賊分食一空,想想就心痛萬分。
但沒有辦法,留下來一定會破家,他們家里沒幾個人能活。
鄭子良剛回到家,就看到妻子帶著丫鬟,已經把家里的馬車套上,準備去鄉下避難。
家族在鄉下有田產,他是寒門子弟,家里只有二百多畝田產。
算上他考中舉人,附近村民投獻的田產,家里田產也不到兩千畝。
鄭子良早就看出來,大明朝廷早晚有一天會堅持不下去。
士紳不用交稅,導致百姓把田產投獻到士紳名下。
只要這個士紳心黑一點,就能徹底占據田產,讓百姓成為佃戶。
百姓想和士紳打官司,那基本不可能贏,沒等進去衙門,就能被小吏折磨死。
大量的百姓投獻,導致投獻的百姓也不納稅,沒投獻的小民,稅賦壓力越來越重。
大明每個地方的稅賦,額度基本固定。
士紳不納稅,卻不斷擴張自己的土地,小民逐年需要承擔更多的稅賦。
有的地方,小民繳納的稅賦已經不夠當地稅賦,逼迫佃戶交稅。
西北等地,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再加上天災,導致百姓造反層出不窮。
最終養出了秦王這個勢力。
“咱們家不能走,鄉下沒廣州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