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才答應下來,跟著李宮來到他的糖廠。
他走進糖廠的大門,就看到這里堆放大量的甘蔗。
糖廠內有很多工人,正在用毛刷清洗的甘蔗。
清洗完的甘蔗,工人還要給甘蔗去皮。
工人們把去皮之后的甘蔗送入高速滾動的榨汁機里面。
榨汁機咬住甘蔗的一頭,很快就把整根兒甘蔗吞下。
蒸汽機帶動巨大的鋼輥,開始壓榨甘蔗。
甘蔗汁流到一個巨大的鐵罐中。
這個機器也吐出來,非常多的甘蔗渣。
這是工廠能看到的機器,剩下的機器全部被密封,根本看不清白糖的加工過程。
李宮站一旁介紹道:“糖液經過多次濃縮,通過過濾、離心、結晶等多道工序,就加工成白糖和紅糖。
糖液放在九十度的烘干室,并讓溫度逐漸下降,就形成了冰糖。
兩廣地區的甘蔗種植規模大,甘蔗長勢非常好,出糖率也極高。
現在工廠的規模,一個月能生產兩噸糖。”
楊文才聽到李宮糖廠竟然達到這個規模。
“一個月兩噸,你這還是初期的工廠。
這片工地全部建好機器,一個月十噸都沒問題。
這樣一來,糖價肯定會急劇下跌。
這真是一個好消息,我這樣的家庭,都不能放開吃糖。
不是吃不起糖,是買不到糖吃。”
李宮笑著說道:“這還是歸功于蒸汽機,沒有蒸汽機帶來的高效。
還有白糖的離心結晶技術,依舊采用古老的方法生產白糖。
我就是再把工人擴大一倍,一個月都生產不出來半噸糖。
我帶你去品嘗一下甘蔗酒,你給我一點意見。
你可是漢中城,有名的品酒大師,口味兒最挑剔了,這酒要是能獲得你的認可,我就覺得它可以上市銷售。”
楊文才和李宮來到工廠的食堂。
他看著面前擺放著兩種酒。
一種是有些發黃的濁酒,一種是白酒。
楊文才今天已經喝了很多酒,就沒有大口喝酒,而是小口品嘗了一點點。
“李宮會長,以我的觀點,這個帶有甘蔗味兒的濁酒,在北方肯定不會受歡迎,我不知道南方的口味兒。
這種濁酒,蒸餾過后的白酒,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但它的醇厚,連高粱酒都比不上。
這個酒的味道,以我的觀點來說,他比地瓜燒好一些。
你要是準備與地瓜燒等平民酒競爭,這個酒還是大有可為。
你要想讓它和高檔酒競爭,這還欠一些火候。”
李宮非常開心,他們蜀商商會手中,已經有瀘州酒這個品牌。
瀘州酒的銷量,也排在酒類前十。
但他們一直沒有辦法拿出,與地瓜燒這種平民酒競爭的產品。
糧食釀酒,每年都有糧食配額,配額用完就不允許繼續釀酒。
紅薯是糧食,但卻因為產量太高,沒有被嚴控,允許釀酒。
漢中商會最早布局了地瓜燒,無論是專利還是紅薯收購渠道的掌控。
蜀中商會都競爭不過,只能及時止損。
現在有了甘蔗酒,他們也有與地瓜燒競爭的王牌兒。
甘蔗連糧食都不算,不會被秦王府管控,更何況是甘蔗渣釀酒,這完全是廢物利用。
楊文才辭別李宮,他回到自己的工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