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笑著說道:“想什么呢我們這次是秘密出兵,準備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我來潼關這個消息,都全面封鎖。
檄文這種名堂,第一階段戰略成功之后,可以再補上。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我們所做的一切,只要勝利那都變成良謀。
失敗了,做的再好,也是愚蠢的行動。”
蘇河簡單的解釋一下,他不在乎這些形式,這些軍官們心中很在乎。
他們從小所學,那就是講究大義,講究師出有名。
“你們,誰愿意打先鋒。”
蘇河話音剛落,吳杰和李大壯同時開口。
“王上,末將愿意。”
“你們兩個愿意,那就哪軍炮兵少,哪軍作為先鋒。”
炮兵少,就意味著攜帶的輜重少,部隊行軍速度快。
吳杰聽到這句話,他露出笑容,先鋒是屬于他們第四軍。
蘇河與他們討論,這次戰爭的很多細節問題。
他們在之前,已經多次討論。
開戰之前,蘇河再次強調。
“你們不用節省子彈和炮彈,用一百發子彈換一個敵軍的性命,我們也是大賺特賺。
一百發子彈才多少錢,生產一百發子彈所用的時間,連一天都用不上。
我們工業化生產,彈藥的成本很低。
培養一名士兵,那需要多少錢。
訓練最短的新兵,也需要在新兵營培養三個月。
消耗大量彈藥,減少士兵傷亡,這個賬要算清楚。
哪支軍隊,出現大量可以避免的傷亡,我要問責。
俘虜能抓就抓,但也不用強求。
確定明軍已經失去反抗能力,我們再去抓俘虜。
我就說這些,你們各自回軍,明天出征伐明。”
這些軍官們都回營準備出征,蘇河騎著他的坐騎小黑馬,也來到禁衛軍的大營里。
4332年崇禎八年,十一月十三日,早上八點。
潼關大營,十幾萬秦軍吃完早飯,列好隊等待。
蘇河騎在小黑馬上,他抽出寶劍,指向東方。
“出征。”
禁衛軍大營中,立刻想起激昂的鼓聲。
隨后鼓聲在第三軍、第四軍、第七軍大營中響起。
第四軍軍長吳杰,他臉上露出笑容。
“目標孟津縣,我們出發。
我們做為先鋒,要把沿途所有城池拿下來,為大軍打通去往孟津縣的道路。”
吳杰帶的第四軍,踏出潼關,沿著黃河向河南發起進攻。
蘇河坐鎮中軍,指揮所有軍隊,排著整齊的隊形依次東進。
他同時派人通知漢中,自己已經領兵東進河南,南方戰場也可以行動了。
漢中的各大報紙,對于相關的事情,不用再保密,可以解禁報道。
秦軍排成一列長龍,東出潼關,打響了統一天下的戰爭。,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